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812):虎坊桥京华印书局

(2016-07-21 18:49:32)
标签:

京华印书局

南新华街

虎坊桥

船楼

广安大街

分类: 北京瞬间近当代

京华印书局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虎坊桥十字路口的西北角,门牌号为南新华街177号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

京华印书局建于1920年,高4层,因其外形酷似航船,因此俗称“船楼”。以前路过时因为没有角度,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北京瞬间(812):虎坊桥京华印书局北京瞬间(812):虎坊桥京华印书局北京瞬间(812):虎坊桥京华印书局北京瞬间(812):虎坊桥京华印书局北京瞬间(812):虎坊桥京华印书局北京瞬间(812):虎坊桥京华印书局北京瞬间(812):虎坊桥京华印书局北京瞬间(812):虎坊桥京华印书局

京华印书局

资料介绍,“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成立了强学会书局。之后强学会书局把会刊《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主笔梁启超不断扩充会刊内容,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探讨各国强弱的根本原因,倡导学习西方。光绪二十二年,以御史杨崇伊为首的保守派发难,上书朝廷弹劾强学会书局“植党营私”,会刊《中外纪闻》“贩卖西学”,随后强学会书局遭到清廷的封禁。此后,胡孚宸上奏朝廷,建议把强学会书局改为官办,官书局由此而来(隶属清政府的总理衙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商务印书馆将官书局的办公用具、印刷设备连同未出版的书籍以及对外的印刷业务全部买断、承接下来,并改名为京华印书局。新文化运动兴起,社会对书籍报刊杂志的需求量也加大。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商务印书馆在1918年动工,历时两年,建成了四层的“船楼”。现在大楼东侧的墙壁上,还能清晰看到“1920”年的字样。1967年,京华印书局与商务印书馆排版厂、中华书局排版厂合并,更名为北京第二新华印刷厂。京华印书局起名为1905年,终止于1967年。

2000年,北京市建设广安大街,为了保护京华印书局、纪晓岚故居等文物,专门在虎坊桥至珠市口之间拐了个弯儿,使其露出街面。然而由于年久失修,京华印书局逐渐“失色”,墙体出现开裂,墙漆斑驳剥落,防水措施失效,铁艺栏杆部分断裂锈腐。2005年进行过修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