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829):前门西河沿街裘盛戎故居

标签:
裘盛戎前门西河沿街裘派京剧表演艺术家富连成科班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裘盛戎故居位于前门西河沿街213、215号,正乙祠戏楼对面。
有的资料介绍215号是裘盛戎故居,213号是其亲属居室。住房前介绍牌说213、215号是裘盛戎故居。
前门西河沿街213号
前门西河沿街215号
前门西河沿街213、215号
前门西河沿街213、215号(右侧为正乙祠戏楼)
前门西河沿街
和讯网引2010年12月7日新京报《北京裘盛戎旧居再次面临部分拆除》介绍了几年前裘盛戎故居历险记:
本报讯去年11月险被拆毁的京剧大师裘盛戎旧居,又一次面临被部分拆除。日前,落款为“北京市宣武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的拆迁公告贴到了裘盛戎旧居所在的前门西河沿街上,作为保护院落的裘盛戎旧居依然在拆迁范围内。本报曾在去年11月13日对裘盛戎旧居面临拆迁进行报道,多名专家呼吁停止拆迁。随后,原宣武区文化委员会表示,已对裘盛戎故居等涉及拆迁的7处历史建筑制定保护方案,核心是“最大可能地原址保护”,被拆掉的部分建筑将来会按原样恢复。专家对此并不认可,认为应该原址原状保护。时隔一年,拆迁公告再次出现在西河沿街上,涉及的单位和居民要在今年12月28日完成搬迁。拆迁公告中称,将进行前门西河沿街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已取得京建宣拆许字 [2009]第251号房屋拆迁许可证,拆迁范围东至煤市街路、西至南新华街、南至前门西河沿道路规划南红线、北至前门西河沿道路规划北红线。此次共张贴两份房屋拆迁许可证。其中一份显示,[2009]第251号房屋拆迁许可证拆迁期限是从去年11月19日至今年 11月18日;另一份许可证上,拆迁期限又从今年11月19日开始延续。保护院落213号、215号(裘盛戎旧居)均在搬迁的具体门牌中。对于拆迁公告的落款和公章,宣武住建委工作人员解释,由于西城宣武两区合并时间不长,所以目前公章还没更改。对于保护院落列入拆迁范围,住建委并未给出解释。开发方北京市创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的马经理称:“保护院落不算文保”。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道路扩宽中,由于213号、215号对面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正乙祠戏楼,所以只能选择道路北边的213号(1号)、215号(1号)进行拆除,“1号”指的就是院内的南房,起码有1米多宽。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顾问组成员徐苹芳介绍,不仅是213号院、215号院等挂牌的“保护院落”,即便是没有挂牌的,也要进行整体保护。“整条胡同、整个旧城都要整体保护”,并且这个项目在最初就没有上报市规委由专家论证,本身就不符合程序要求。后来,西河沿街拆迁项目经过了“大会小会好几次研究,早就被否了”,“让开发商死心吧”。专家顾问组的另一成员谢辰生也表示,已经将此事告知市规委,“西河沿街绝对不能拆”。
裘盛戎(1915-1971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人。著名花脸裘桂仙之子。他八岁开始练功,十四岁入富连成科班,演铜锤兼架子花脸,受到了文戏教师孙盛文、武戏教师王连平以及萧长华等人的精心指导。就这样,在严父良师的教诲督促下,他勤奋不怠,刻苦好学,经过七年艰苦的坐科生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1934年,裘盛戎从富连成社出科,散搭各班,在各地演出。他曾搭杨小楼班,饰演《阳平关》中的曹操;搭金少山班,饰演《白良关》中的尉迟宝林;另外他还同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及周信芳、盖叫天、言菊朋、萧长华等著名艺术家同台演出过。四十年代后期,裘盛戎开始自己挑班演出。他善用口鼻共鸣,对发声、吐子、用嗓、行腔、气口以及音色、共鸣都很讲究,其唱腔吸收了裘桂仙、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各派之长,兼取老生演唱技巧,并结合自己的条件,形成了一种韵味醇厚、节奏鲜明、刚柔相济的唱法,世称"裘派"。在表演上,他注重表达人物情感,扮演不同人物时,揣度情理,利用步法的不同,髯口表现上及水袖舞动上的变化来充分表达人物情感的变化。其工架稳健严谨、刚柔相济、动作洒脱大方、节奏鲜明。裘派艺术在京剧花脸行当中影响很大,有"十净九裘"之说。在上海与周信芳同台甚久,能戏甚多,擅演《姚期》、《坐寨盗马》、《打龙袍》等,尤以"包公戏"著称。五十年代后,参加北京京剧团,任副团长,与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李多奎等合演《赵氏孤儿》、《铡美案》、《赤桑镇》等,在唱腔、唱法和表演上均有新的创造。《铡美案》已摄成影片,并排演了新戏《将相和》、《秦香莲》、《羊角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海瑞罢官》、《青霞丹雪》等,还演过近代历史剧《林则徐》(饰林则徐)及现代戏《杜鹃山》(饰乌豆)等。
部分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