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845):珠朝街中山会馆

标签:
中山会馆珠朝街孙中山唐绍仪香山会馆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中山会馆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珠朝街5号。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
中山会馆座西面东,门开在东侧珠朝街。大门紧闭。和门墩在一起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牌,也有一些历史了。
西、北两侧,是近年来建设的宽大的菜市口大街、南横东街。没有在规划道路内,算是幸事。中山会馆在南横东街开了两门,但没有挂牌子。
珠朝街5号
珠朝街(左侧为云南新馆,右侧为中山会馆)
南横东街,中山会馆在北面开两门
菜市口大街,中山会馆西侧
2009年中国网《北京胡同里的中山会馆》(来源:北京日报)介绍:
中山会馆原为清康熙年间进士、身为太子老师的刘云汉购置的一块义地,义地北侧盖有祠堂,供集会悼念及停柩之用。清嘉庆年间义地迁移到左安门内龙潭湖一带,香山会馆始成。光绪五年(1879年)广东香山县乡友扩修香山会馆,购得附近部分房屋和空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朝鲜任职的广东香山籍重要官员唐绍仪回京寓居此处,并筹资扩建香山会馆。三年之后,建成有戏台、花园、假山、回廊等建筑的大型会馆。
1912年夏,孙中山第二次来到北京,受到同乡会的邀请,出席粤东会馆的欢迎会并在中山会馆的花厅吃午饭。居住在中山会馆的老住户曾深情的回忆:听说孙中山要来,提前就把门廊油刷一新,花厅里前面放的是硬木家具,后面放的是黄色沙发,花厅四周的回廊上和花厅里摆满了鲜花。孙中山穿的是西服,孙中山前夫人穿的是黑色的长裙,里面是白色的衬裙,梳的是日本式发型。同来的还有秘书宋蔼龄。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在唐绍仪的倡议下将香山县改为中山县,香山会馆也随之改称为中山会馆。1933年,时任广东中山县县长的唐绍仪再次从乡里集资,维修北京的中山会馆。孙中山逝世后花厅曾作为展室,陈列孙中山的《总理遗嘱》等纪念物。
中山会馆还是辛亥革命后有志青年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广东青年会”即以此为会址办公,后来成立的“中山少年学会”也在这里进行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和中共华北中央局城工部依照中共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按不同行业组成北平各工作委员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开展革命斗争,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山会馆就是当时城工部所属地下组织的秘密活动地点。刘仁等同志都曾在这里进行过地下活动。
部分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