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819):蔡锷小凤仙相聚处云吉班旧址

标签:
云吉班旧址蔡锷小凤仙陕西巷历史 |
分类: 北京瞬间近当代 |
云吉班旧址位于西城区陕西巷52号。
西城区文物普查登记单位(2013年)。
蔡锷曾在此与小凤仙相遇、相聚。
2013年11月8日新华网《蔡锷是如何从袁世凯眼皮底下逃脱的?》(来源:东方网)摘录:
蔡锷到京后,袁世凯只是给蔡锷委任了一大堆虚衔之职,而在暗中对其严加监视。同时,袁世凯企图登基称帝的阴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使蔡锷与梁启超的幻想彻底粉碎。蔡锷多次悄悄乘火车到天津,与梁启超等人秘密集会,商量抵制袁世凯称帝。他们设定的方案是:一旦袁世凯公开称帝,云南立刻宣布独立,然后依靠云贵及广西的力量攻下四川、广东,争取三四个月后在湖北会师,“底定中原”。此后,蔡锷积极准备,同时作出种种假象迷惑袁世凯。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浪荡之徒,打麻将、吃花酒、逛妓院,与云吉班的妓女小凤仙整日厮混。蔡锷家在棉花胡同(参见《北京瞬间(659):棉花胡同蔡锷故居》),妻子、母亲都在身边,对他逃出北京十分不利。他有意利用和小凤仙的关系,制造家庭不和的舆论,甚至请袁世凯的亲信为自己找房子,声称要“金屋藏娇”。同时,他还经常公开和妻子吵架,妻子趁势带着母亲回了湖南。袁世凯得知情况,觉得蔡锷堕落成性,昏然无能,实在不足为虑,戏称他为“风流将军”。蔡锷眼见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便开始实施逃离北京的行动。1915年11月11日,蔡锷突然从监视他的密探眼中消失了!蔡锷成功潜逃的经过神秘离奇、扣人心弦,以致产生多种传说。
传说之一,是蔡锷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曾鲲化策划了蔡锷潜逃的方案。11月11日,蔡锷同小凤仙到中央公园(即现在的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饮茶,跟踪他的密探装成游客,就坐在不远处的茶桌上。少顷,蔡锷假装去厕所,密探见其衣物全留在原地,料他不会走远。岂知蔡锷直奔府右街曾鲲化家中,男扮女装,由曾家的厨师和马夫用轿子抬到崇文门火车站,送上直达天津的专车。
传说之二,是根据哈汉章的回忆。11月10日,是哈汉章祖母八十寿辰,蔡锷应邀出席。当夜,与人通宵打牌,使得监视的密探疲倦至极。清晨7时,蔡锷由哈家出来直奔新华门总统办事处,趁人不备,溜出大门,从此不见踪影。
传说之三,则是根据小凤仙自己的叙述。小凤仙曾对梅兰芳说起过当时的情况。蔡锷本来是利用小凤仙作掩护的,但相处日长,便有所信任,向她吐露了真情。小凤仙借掌班过生日那天人多杂乱的机会,先是有意把窗帘挑起,让外面可以看见屋里的情况。蔡锷装作去厕所,衣服、怀表都没拿,使监视的人以为他不会走远。此时小凤仙让人把卷帘放下,外面无法判断蔡锷是否还在屋里。蔡锷就此从容逃走。
不管过程如何,蔡锷于1915年11月11日顺利逃出北京则是确切无疑的。蔡锷到天津后不久便乘运煤船东渡日本,经上海、香港,越南河内,沿途躲过数次暗杀,历尽艰险,于12月19日返回了自己的大本营云南。当袁世凯得知消息后,不由得仰天长叹:我一生骗人,不料竟被蔡松坡骗过了!就在蔡锷到达云南当天,袁世凯下令成立登基大典筹备处;25日,云南成立军政府,正式宣布独立。1916年1月1日,袁世凯登基;蔡锷亲率第一军主力入川作战,战绩辉煌。在梁启超的积极周旋下,各省纷纷树旗倒袁。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暴死。中国的政局暂时安定了,而蔡锷却因积劳成疾,于1916年9月由上海乘船去日本治病,11月8日病逝于日本的福冈医院,年仅34岁。
2010年7月28日新华网《八大胡同之谜:蔡锷死后小凤仙神秘消失》摘录:
蔡锷来京时所住的棉花胡同,与小凤仙栖身的陕西巷本就相距不远。而到风月场上排遣心绪,发泄郁闷,是清末民初的士人们一种普遍认同的行为方式。此时,小凤仙就住在陕西巷里的云吉班。打扮成商人模样的蔡锷,就在云吉班结识了娇小玲珑、蛾眉凤目、笑起来嘴角上翘的小凤仙。而在小凤仙的眼中,剑眉隆鼻的蔡锷,有着军人的英姿,一种睨视天下的森然气度就隐藏在他和煦的笑容中。在这次有历史意义的风云际会中,两个人一见如故,恍惚间就有了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的感觉。在蔡的寓所附近,一直就密布侦探,袁世凯的人在密切跟踪着蔡锷的一举一动。却眼见得他寄情勾栏,坐销壮志,干脆搬到了云吉班小凤仙的妆阁内,到后来,竟然与小凤仙的妈妈开始大谈特谈起嫁娶之事来了。这等八卦,北京城里的大小报纸自然也都不会放过。然而岂知蔡锷正在酝酿一个极大的决心。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两人杯酒言欢,蔡锷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小凤仙当即表示,愿与蔡锷生死相依,荣辱与共。
这一日,便到了整个故事的华美乐章。蔡锷来到陕西巷的云吉班,空气中飘散着一股令人头晕的脂粉香气。他与小凤仙成双作对作情侣状,让袁世凯的侦缉队放松了警觉。这天恰好有云吉班的小姐妹过生日,就有一些人上门捧场,小凤仙故意把窗户打开,将蔡锷的大衣和帽子挂在衣架上,让人误以为蔡锷一直在艳窟香窝里沉湎。然后在一片乱哄哄的钗光鬓影中,蔡锷躲过暗探的眼睛,在小凤仙的帮助和掩护下,离开陕西巷,雇了辆马车,直奔前门火车站。天色灰暗,曙光未开,整个北京城依然在沉睡中,一切都影影绰绰的。大功告成,两人挥泪而别,蔡锷化装上了一辆东行的列车,然后转道昆明。
云吉班旧址
陕西巷
离陕西巷云吉班不远处的大栅栏西街33号青云阁,也是蔡锷和小凤仙相聚之处。
大栅栏西街青云阁
新华网引北京日报《追寻蔡锷将军京城足迹:与小凤仙相聚青云阁》摘录:
青云阁是一座较为奇特的三层楼建筑,建于1905年,整体像一个轿子,只是没有人扛得动。但文人可以用青石拱门两侧的楹联来将其描述:“闹市寻幽处我辈儒雅后辈英雄忘返其间,深巷藏福地一代文豪一代风流流连于此”。青云阁,作为明末清初北京的四大商场之首,与当时的劝业场、东安市场、首善第一楼并称。阁内的普珍园菜馆、玉壶春茶楼、步云斋鞋店、富晋书社等名噪一时,客人中多是举国翘首的文人雅士,如鲁迅、周作人、梁实秋、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马幼渔等。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蔡锷将军与小凤仙的邂逅。一说他们初次相识于陕西巷的青楼。其实,两个人在哪里相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颗心的相遇相知。这边,袁世凯大总统登基筹备步骤加快;那边,蔡锷将军与小凤仙约会次数增多。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国号“洪宪”。此前不久,蔡锷将军在小凤仙的掩护下,已经金蝉脱壳,不辞而别,去天津,赴日本,经香港,回昆明。他宣布云南独立,并率领士气高昂的护国军北上讨袁,势如破竹,山河色变。蓦然顿悟,眼前的这座青灰色的青云阁,在古都众多的屋宇楼阁中气质非同一般。它默然而立,凛然无语,却蕴藏着一股平步青云的豪迈之气,只不过这冲天豪气以十分内敛的方式隐遁于无形罢了。若不是明眼人,恐怕无缘洞见。
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