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765):沙滩后街人民教育出版社旧址

标签:
马神庙和硕和嘉公主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沙滩后街 |
分类: 北京瞬间西山和校园 |
这篇文章开始的标题是《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改为现在名字是想新中国的每个学生可能都和这家出版社多少有些关系。在我,还留有很好的回忆。
资料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从1955年至2005年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要办公地点在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当时门牌号为景山东街45号)。现在的出版社总部在中关村大街。
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位于东城区沙滩后街。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
原址是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的马神庙。
清时为清高宗和硕和嘉公主的赐第。和硕和嘉公主生于乾隆十年(1745年),卒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年23岁。是乾隆帝第四女,母为纯回皇贵妃苏佳氏。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正月封和硕和嘉公主,三月下嫁福隆安(1746-1784年)。福隆安是清朝赫赫有名的一等忠勇公富察·傅恒。
1898年戊戌变法后,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建于公主府旧址。1911年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北京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本部从此处迁到沙滩红楼,原址更名为北大二院,设理学院。1951年,北京大学举校迁往原燕京大学旧址。原北大二院理学院的原址,后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在此办公。
先到有文物保护标志牌的沙滩后街59号。从门外看,好像是一个大杂院。进去一看,一条笔直的路通向北方,西侧是一排排相对整齐的平房。到头也没有看见古建筑。问住户,被告诉在东边院子。
沙滩后街59号门口
沙滩后街59号内部
东边院子门牌号是沙滩后街55-1号。也是一条直道向北,西侧有一些平房。东侧隔着栅栏可以看见古建筑。
沙滩后街55-1号
在向东,进沙滩后街55号华育宾馆东侧门。华育宾馆的门牌号在商家摊位中不太好找。门口的人教书苑说明这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关系。资料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从1955年至2005年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要办公地点在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到1955年为止,在毛泽东的亲自关注下,从全国各地调集了近两百名专家、学者进驻马神庙这座老园子。包括:叶圣陶,文学家,人教社创始人之一;魏建功,语言文字学家,人教社早期创建者之一;朱文叔,语言学家,人教社早期副总编辑;陈乐素,国学大师陈垣的长子,历史学家;胡绳,历史学家、哲学家,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吕叔湘,语言学家,人教社早期副总编辑;朱智贤,教育学家,曾任人教社早期副总编辑,后任教北京师范大学,开创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领域;吴伯箫,文学家,曾任人教社副总编辑;张中行,老北大人,著名学者、作家。
华育宾馆院内有原和嘉公主府大殿、原北京大学数学系楼两幢文物级建筑。进华育宾馆有一幢楼挂着“原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牌子,不知是指这幢楼,还是里面的两幢建筑,一并附后。
原和嘉公主府大殿挤在新建建筑之间,非常局促,找不到能拍摄建筑全景的角度。北京大学数学系楼相对保存比较完整。
原和嘉公主府大殿
原北京大学数学系楼东面
原北京大学数学系楼南面
原北京大学数学系楼北面
原北京大学数学系楼西面
挂着“原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牌子的建筑
华育宾馆(有资料说是原人民教育出版社老楼,不知是否准确)
华育宾馆前配楼处人教书苑
沙滩后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