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706):北长街清福佑寺

标签:
福佑寺康熙北长街毛泽东张敬尧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福佑寺位于西城区北长街20号。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
福佑寺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
康熙八岁登基后,曾在此“避痘”(预防天花传染病)。又传为康熙幼年时的读书处。雍正幼年时为防出痘,也曾在保姆的护理下居此。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拟将其分给宝亲王(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作为王府,然并未迁入。乾隆皇帝继位后将其改为喇嘛庙,名福佑寺。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率领湖南公民代表团专程到北京请愿,其目的是驱逐和惩办北洋军阀督军兼湖南省长张敬尧,史称“驱张运动”。毛泽东等人到达北京后,即住在北长街福佑寺。
资料介绍,福佑寺坐北朝南,山门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楼,东牌楼上南书“佛光普照”,北书“圣德永垂”;西牌楼上南书“泽流九有”,北书“慈育群生”,皆雍正御笔。山门三楹,黄琉璃瓦顶,前后各有雕龙御路。天王殿三楹,黄琉璃瓦顶,额曰“慧灯朗照”,前后为雕云纹御路。大雄宝殿五楹,歇山调大脊,大脊中央设须弥座,上有莲花座铜塔,其额曰“慈容严在”,殿内供奉清圣祖康熙皇帝“大成功德佛牌”,西设宝座(按满族习俗以西为上),东案陈设御制文章。大雄殿前建有月台,台前亦有雕云纹御路。寺内后院原有五排平房,每排七楹,后改建为一座二层藏式建筑。
福佑寺
福佑寺
有关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