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680):北大吴文藻冰心故居

标签:
吴文藻冰心司徒雷登北京大学燕南园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吴文藻与冰心故居位于北京大学燕南园66号。
通往66号的上坡路上有“此路不通”的牌子,多年都以为表示是私人住宅区,死胡同。很久以后才反应过来,这是给司机写的。
此后,美学家朱光潜曾住66号。
(吴文藻与冰心1929-1937年居住)
燕南园66号
(吴文藻与冰心1929-1937年居住)
1923年,冰心得到燕京大学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学院的奖学金,同年8月17日,她与余上沅、吴文藻、许地山、梁实秋、顾一樵等100多人,由上海赴美留学。这时的冰心已经相继出版诗集《繁星》和小说集《超人》,还协助《晨报副镌》开辟“儿童世界”栏目,并于 7月25日发表《寄小读者·通讯一》。《寄小读者》于1926年结集出版,为冰心赢得了最广大的读者群和深远的影响力。1926年夏天,硕士毕业的冰心回到刚刚迁址于北京西郊的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任教,同时以校友代表身份进入校董事会。1928年冬天,吴文藻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29年初,他接受燕大和清华两校的聘任,回到已经改名北平的北京。燕大校方为了表示重视,把正在兴建的燕南园60号二层洋楼,指定给冰心、吴文藻居住。1929年6月,两人举行婚礼,司徒雷登担任证婚人。冰心晚年《我的老伴--吴文藻》:“年假过后,一九二九年春,我们都回到燕大教学,我在课余还忙于婚后家庭的一切准备。他呢,除了请木匠师傅在楼下他的书房的北墙,用木板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书架之外,只忙于买几张半新的书橱,卡片柜和书桌等……上课后,文藻就心满意足地在他的书房里坐了下来,似乎从此就可以过一辈子的备课、教学、研究的书呆子生活了。”1937年,北平沦陷,冰心夫妇在战火中飘泊四方,于1946年7月才重返故园,悲伤地发现,小楼仍在,楼里更是面目全非。
吴文藻、冰心之后,66号住过北大哲学系教授、美学家朱光潜。
北京大学网站历史名人栏目介绍,朱光潜(1897—1986年),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西语系主任、文学院代理院长等。长期从事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对中西文化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国美学教学和研究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著有《西方美学史》、《美学拾穗集》等。译著有《美学》、《新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