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2016-05-08 20:14:54)
标签:

郭守敬纪念馆

汇通祠

汇通祠乾隆御制诗碑

什刹海

元大都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从二环路上过,能看见积水潭桥南侧小山上的古建,好像从来没有听人说起过有关这个建筑的话题。最近上网查询,才知是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甲60号、什刹海西海北岸的汇通祠内。

郭守敬纪念馆网站介绍,汇通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改名汇通祠,并立御制诗碑。1976年修建地铁时,汇通祠被拆除。现存有清代重修汇通祠的珍贵实物,即汇通祠乾隆御制诗碑,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汇通祠时立的一座石碑,碑身通高 2.43米,方座夔龙首,碑阳为行书体乾隆御制《汇通祠诗》,碑阴为行书体乾隆御制《积水潭即景诗》三首,碑身西侧有乾隆五十一年(1784)御制诗。该诗碑是是积水潭地区变迁的历史见证。此碑现复立于北二环路边新建的碑亭中。20077月,乾隆御制诗碑被公布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西城区政府决定复建汇通祠,辟为郭守敬纪念馆。1988101日,郭守敬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在什刹海边和汇通祠前的介绍牌上都记明:汇通祠始建于明,但现在的汇通祠是异地新建的,1988年建成开放。而不是语焉不详地介绍始建于明。现在的汇通祠,会成为我们后代眼中的文物,应当给后代留下清晰的记载。

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面对的文物建筑,不能只是满足于“始建于某朝”,而应该增加最新一次修缮的时间;如果不明确,应加上“最新一次修缮时间待考”之类描述。知道清楚某事,是一种科学态度;知道对什么问题不清楚并记载下来,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是满足于“始建于某朝”,是一种鸵鸟心态,非科学态度。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今河北邢台人,元代杰出科学家,毕生从事天文、水利、测量、历法、算学等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在大都开凿通惠河,完成京杭运河最后贯通,大都治水的规划思想和成果延续至今;又测天制历,并取得了十多项遥遥领先于当时世界水平的发明创造,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郭守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城市应该记住为他做出贡献的人。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汇通祠山门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汇通祠郭守敬像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汇通祠乾隆御制诗碑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汇通祠第一进院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汇通祠第二进院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从汇通祠山门看什刹海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北京瞬间(545):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

汇通祠介绍文字

郭守敬纪念馆网站还介绍了积水潭,摘录如下:北京二环内的西北隅,有一水面,名为积水潭。元代为了加强大都的漕运而修建的人工河——通惠河,在流入城市以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名为积水潭。积水潭曾经是漕运的总码头,也曾是皇家的洗象池。从元代起,来自暹罗、缅甸的大象,就作为运输工具和宫廷仪仗队使用,在夏伏之日,驯养员会带领大象到积水潭洗浴。它的名称很多,人所共知的有:西海、海子、北湖、莲花池、净业湖、西水关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