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2016-04-27 12:23:25)
标签:

水木清华

水木湛清华

工字厅

清华大学

文化

分类: 北京瞬间西山和校园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位于工字厅北侧,被称为清华园的园中之园。

水木清华本为工字厅的后厦,有记载说"水木清华"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北京瞬间(508):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朱自清雕像

梁实秋《清华八年》有关于水木清华的记忆,还介绍了当年出西直门过海淀进清华园的情景,想起自己对海淀的一些记忆。载录如下:

我自民国四年进清华学校读书,民国十二年毕业,整整八年的功夫在清华园里度过。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八年,何况是正在宝贵的青春?

八月末,北京已是初秋天气,我带着铺盖到清华去报到,出家门时母亲直哭,我心里也很难过。我以后读英诗人Cowper的传记时之特别同情他,即是因为我自己深切体验到一个幼小的心灵在离开父母出外读书时的那种滋味——说是第二次断奶实在不为过。第一次断奶,固然苦痛,但那是在孩提时代,尚不懂事,没有人能回忆自己断奶时的懊恼,第二次断奶就不然了,从父母身边把自己扯开,在心里需要一点气力,而且少不了一阵辛酸。

清华园在北京西郊的海淀的东北。出西直门走上一条漫长的马路,沿途有 几处步兵统领衙门的堆子,清道夫一铲一铲的在道上洒黄土,一勺一勺的在 道上泼清水。路的两旁是铺石的路专给套马的大敞车走的。最不能忘的是路边的官柳,是真正的垂杨柳,好几丈高的桠杈古木,在春天一片鹅黄,真是柳眼挑金,更动人的时节是在秋后,柳丝飘拂到人的脸上,一阵阵的蝉噪,夕阳古道,情景幽绝。我初上这条大道,离开温暖的家,走上一个新的环境,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海淀是一小乡镇,过仁和酒店微闻酒香,那一家的茵陈酒莲花白是有名的,再过去不远有一个小石桥,左转趋颐和园,右转经圆明园遗址,再过去就是清华园了。清华园原是清室某亲贵的花园,大门上清华园三字是大学士那桐题的,门并不大,有两扇铁栅,门内左边有一棵状如华盖的老松,斜倚有态,门前小桥流水,桥头上经常系着几匹小毛驴。

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茵,校舍十分简朴但是一尘不染。原来的一点点中国式的园林点缀保存在工字厅古月堂,尤其是工字厅后面的荷花池,徘徊池畔,有风来荷气,人在木阴之致。塘坳有亭翼然,旁有巨钟为报时之用。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愧。又有长联一副: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祁嶲藻书)我在这个地方不知消磨于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