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524):清华闻一多故居

标签:
闻一多闻一多故居新林院西院清华大学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闻一多故居位于清华大学西院46号、新林院72号。 新林院72号似已不存。
清华大学闻一多雕像
清华大学闻亭(维修中)
闻一多(1899-1946年),47载短暂春秋,在故乡湖北浠水度过人生头1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度过作为民主战士的人生最后9年。其间求学与为学的20余年,他与清华结缘最深。抗战爆发前,他在清华园度过一段潜心学术研究与教学的纯然学者生涯,此后开始捍卫民主的跌宕人生。
找西院46号花了一点功夫,看见西院46号标志,进去一看小门上写的是36号,再往里走,终于看到46号(甲、丙)的标志。后来转到北边,看到46号(乙)的标志,还是有点糊涂。直到看到西院新编号的规则才恍然大悟:46、36、26、16号是一横排,不是想象的胡同里按单双号顺序排号码。
46号院至少已经分成了3部分。
清华大学西院46号(最里面右侧)
1933年起居住
清华大学西院46号
1933年起居住
1934年,闻一多迁入清华大学72号。新林院南部有一幢建筑与清华大学网站闻一多图片相似,但门口无门牌,按照门牌号规律似乎应是60号左右。将自己在南部建筑前拍摄的图片作为参考资料存。
其它网上有介绍闻一多新林院故居的图片,与清华大学网上图片不一致。
清华大学网站闻一多故居图片
新林院南部建筑
闻一多手稿,国家典籍博物馆
清华大学网站资料摘录:
闻一多,原名家骅,又名亦多,于1912年秋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美术学院和科罗拉多大学攻读美术。因报国思乡心切,1925年提前回国,先后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上海政治大学、武汉大学等校任教。1932年8月,他受聘担任母校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当时学校初建,住宅紧缺,闻一多与同时到校的顾毓琇在清华西门外达园比邻而居。1933年3月,他搬进新建成的西院46号,房租每月39元。1934年11月,新林院西式住宅建成,闻一多迁入新林院72号。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闻一多携家眷先迁居武汉,后随校转往长沙、昆明。曾表示“一生不愿做官,不愿离开清华”的闻一多,也许没想到这次离开竟成永别。1946年7月15日,他倒在国民党当局政治谋杀的枪弹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