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2016-03-15 18:52:49)
标签:

五代十国

朱全忠

石敬瑭

前蜀

后主李煜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唐宋”中间其实有顿号:唐、五代十国、宋。从907年朱温取代唐朝建立梁朝,到979年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这七十多年史称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均在北方,十国主要是南方割据势力(北汉除外)。对五代十国细节一直比较模糊。近期以业余能力梳理一下。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最多、朝代更迭最频繁、山河最破碎的时期之一。

对一个具体人来讲,乱世里也有日复一日的寻常日子,也可能一生都是很平静、平常的。

乱世中的安静平和显得更加珍贵。

 

一、五代(907-960年)

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均定都开封。

看五代历史,想起一环扣一环、因果循环这些词语。

904年,朱全忠杀崔胤,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同年8月弑唐昭宗,另立昭宗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于唐天祐四年(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不久又杀之。唐朝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他改名朱晃(朱温),是为后梁太祖。国号梁,史称后梁,最后定都东都汴州。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唐哀宗即位玉册,首都博物馆考古中华展出

详见《北京瞬间(268):隋唐洛阳城遗址文物》。

1、后梁:907-923

国祚17年,朱温-朱友贞,亡于后唐。

梁太祖朱晃(朱温)852—912年),宋州砀山人。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后脱离黄巢大齐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篡唐建梁后又改名朱晃。乾化二年 (912)六月,朱晃被亲子朱友珪所害。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彩绘石雕武士石刻

后梁(907-923年)

1995年河北曲阳王处直(曾是唐朝义武军节度使)墓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2、后唐:923-936

国祚14年,李存勖-李从珂,亡于后晋。

唐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李克用拒不承认,仍奉大唐天祐正朔。908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位。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称帝,改国号唐。同年底,后唐庄宗李存勖灭梁,定都洛京(今洛阳市)。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并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借助契丹兵攻入洛阳,后唐灭亡。

3、后晋:936-946

国祚11年,石敬瑭-石重贵,亡于契丹。初都洛阳,后迁开封。

石重贵(914―964年),石敬瑭养子。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卒,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开运三年(947年)契丹占开封,后晋灭亡。国破后被俘送往契丹,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病死。

4、后汉:947-950

国祚4年,刘知远-刘承祐,亡于后周。

石敬瑭建立后晋,任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世居太原。947年,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后攻克并定都于开封。948年,刘知远第二子刘承祐嗣位,即汉隐帝。950年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汉隐帝命郭威平之,但汉隐帝猜忌郭威,欲杀之,郭威反叛,汉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至此灭亡。共历二帝,立国仅四年。

5、后周:951-960

国祚10年,郭威-柴宗训,亡于宋。

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受后汉高祖刘知远重任。周太祖郭威死于显德元年(954年)。郭威诸子早在其起兵邺都时,就被后汉杀害于汴梁,所以只能由养子柴荣继位。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柴荣遣凤翔节度使王景、宣徽南院使向训为将,率军伐蜀,收复了秦、凤、阶、成四州之地。显德六年(959年)一月,周世宗对契丹用兵,由于身染重病,只得班师回朝。这年夏天,病逝于汴梁。继位的周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为宋太祖。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回鹖女供养人局部

段文杰临摹,莫高窟五代第61窟,敦煌研究院藏

详见《北京瞬间(282):段文杰临摹敦煌壁画》。

 

二、十国(891-979年)

包括南吴、前蜀、吴越、闽国、南汉、南平、南楚、后蜀、南唐、北汉十个小国。

前蜀、后蜀立国于成都,北汉立国在太原,其余散落南方地区。

按立国时间为序:

1、南吴:902-937

国祚36年,杨行密-杨溥,亡于南唐。

2、前蜀,907-925

国祚19年,王建-王衍,亡于后唐。

王建原为唐忠武军将领,光启二年(886年),出为壁州刺史。天复三年(903年),唐朝封王建为蜀王。后梁开平元年(蜀仍称天复七年,907年),王建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天汉元年(917年),王建改国号为汉。次年,复号为蜀。光天元年(918年),王建去世,其子王衍继位。同光三年(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攻蜀,王衍投降,前蜀灭亡。王衍被送赴洛阳,中途被杀。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成都永陵博物馆(王建墓)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3吴越,907-978

国祚72年,钱缪-钱弘俶,亡于宋。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铁券

唐乾宁四年(897年)

唐昭宗赐钱镠(852-932年)“死罪免死”铁券

4、闽国,909-945

国祚37年,王审知-王延政,亡于南唐。

5、南汉,917-971

国祚55年,刘龑-刘鋹,亡于宋。

6、南平,924-963

国祚40年,高季兴-高继冲,亡于宋。

7、南楚,927-951

国祚45年,马殷-马希萼,亡于南唐。

8、后蜀,934-965

国祚32年,孟知祥-孟昶,亡于宋。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后蜀(926-965年)

1938年四川成都出土,国家博物馆藏

国家博物馆注释介绍,广政年间(938-965年)刻于石上的儒家经籍。下有注问,为历代石经所独有。

前蜀、后蜀相继于四川,由于僻处西南,山川险阻,也无战祸之苦,生产力未受破坏,物产富庶,商业经济发展,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生存发展空间。一些大地主、大贵族纷纷营屋造舍、挥霍浪费,绘画自然而然成为他们的奢侈品之一。荆南商贾纷纷前往西蜀买“川样美人”画,用以装饰厅堂庭院或收藏,仕女画和花鸟画由此时变得很时兴,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和技法创新上均超过前期。加之玄宗、僖宗两番幸蜀,带去大批文物和创作队伍,如孙位、常重胤等著名画师皆随僖宗奔蜀。前蜀主王氏和后蜀主孟氏都很重视收集保护绘画艺术作品,并建立了画院。因此不少北方学者、画师、伎巧百工,或迁西蜀,或迁南唐,于是金陵、成都两她的绘画艺术,空前繁荣。

9、南唐:937-975

国祚39年,李昪-李煜,亡于宋。

南唐有烈祖李昪、中主李璟、后主李煜三位帝王。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局部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详见《北京瞬间(73):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记载了南唐中主李璟。另参见《北京瞬间(74):五代周文矩文苑图卷》。

顾闳中(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0世纪),江南人。南唐后主时画院待诏,擅画人物,与周文矩齐名。

《宣和画谱》记载:后主李煜欲重用韩熙载,又颇闻其荒纵,然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故有《韩熙载夜宴图》。还有一种说法(《五代史补》):韩熙载晚年生活荒纵,伪主知之,虽怒,以其大臣,不欲直指其过,因命待诏画为图以赐之,使其自愧,而熙载自知安然。 总之,《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奉诏而画。据载,周文矩也曾作《韩熙载夜宴图》,元代时两者尚在,今仅存顾本。故宫博物院介绍,其所藏《韩熙载夜宴图》据各方面考证,当属南宋孝宗至宁宗朝(1163—1224年)摹本。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韩熙载夜宴图》邮票之一(图片来源:网络)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是943年安葬南唐开国皇帝列祖李昪及其皇后宋氏的钦陵和961年安葬中主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顺陵,南唐二陵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1950年发掘,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陵皆依山而筑,相距约 100米,由南唐大臣江文尉和韩熙载设计。东为钦陵,西为顺陵。二陵形制大致相同。二陵早年多次被盗,发掘仍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册、陶俑等尤为珍贵。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舞蹈陶俑

1950年江苏南京李昪陵出土,国家博物馆

李煜(937-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北汉,951-979

国祚29年,刘旻-刘继元,亡于宋。

太平兴国四年(北汉广运六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北汉。宋军先击退援助的辽军。刘继元被迫出降。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北京瞬间(367):五代十国概要

国家博物馆文字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