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326):初唐张骞出使西域图摹本

标签:
张骞出使西域图摹本穿越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23窟敦煌研究院 |
分类: 北京瞬间汉唐宋书画 |
2016年1-3月,“文明的回响·系列展览·第一部穿越敦煌”艺术展在太庙举办。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总工会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
位于初唐第323窟主室北壁。据《魏书-释老志》绘制。内容为:汉武帝获匈奴祭天金人,不知名号,遣张骞出使西域大夏国求金人名号。画面为:
(1)殿堂正门上方竖匾,书“甘泉宫”三字,堂内立二佛像,殿前汉武帝跪拜金人,六臣僚捧绮拱手躬身立于两侧。榜题日: “汉武帝将其部众讨匈奴并获得二金(人),长丈余,列之于甘泉宫。帝为大神常拜渴时。”
(2)张骞拜别中宗赴大夏国求金人名号,其后有侍从数人牵马持节。曲柄华盖下,中宗骑马上,后随数臣属。榜题日:“前汉中宗既获金人,不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
(3)张一行持节旄行于旅途。
(4)远处一西域城,即大夏国。城外有二比丘立迎。
画中武帝拜金人及张蓦别中宗情节居画面主位。张骞一行于旅途及大夏国城在画面右侧,情节由下而上。行旅途程以山作间隔,每过一山行旅出现一次,人物亦由大渐小,以示行旅之远去。敦煌壁画中以透视原理之近大远小作画,始于此窟。又,遣张骞使西域乃武帝而非中宗,骞使西域亦为通友好,而非求金人名。画面有乖史实,当系释僧为抬高佛教地位的附会之作。
张骞出使西域
邵宏江临摹
莫高窟初唐第323窟
2012年,136.5×163厘米,纸本
敦煌研究院藏
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年),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