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2016-02-24 08:25:17)
标签:

贾湖骨笛

“妇好”青铜

莲鹤青铜方壶

汝官窑天青釉瓷瓶

河南博物院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河南博物院网站镇馆之宝栏目显示有九件。

201512302016320日“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汇集了河南省各地文博机构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顶级精品文物,105件套展品中45%属国家一级文物。

河南,简称豫,在古代大部属于九州之一的豫州。《说文解字》释“豫”为“象之大者”。因处“天下之中”,河南又被称为“中州”“中原”。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

有机会见到其中4件镇馆之宝。

 

贾湖骨笛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附国家博物院网站资料:

骨笛

新石器时代 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6100—5000 年)

23.1厘米

1986—1987年河南舞阳贾湖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舞阳贾湖遗址共出土了20多支鹤类翅骨制作而成的骨笛。这些的骨管上刻有等分记号,说明在钻孔之前经过认真计算,有些在制成后还用打小孔的方式调整个别音孔的音差。经测音,七孔骨笛能吹奏出八个音(七个按音、一个筒音),这些音已构成了六声或七声音阶。

舞阳贾湖骨笛的发现,说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先人就已经采用七声音阶。这些骨笛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表明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了音乐方面的早期实践并成功制作了乐器。

河南博物馆网站资料:

距今7800-9000的河南贾湖遗址,是同时期最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1984年至1987年及2001年,这里先后出土了30多支用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笛孔有25678之别,大多数骨笛仍为7孔。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笛。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其研究成果在英国《自然》、《古物》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这一成果已被铭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显要位置。在挤掉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双连壶后,这支贾湖骨笛挺进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九大镇院之宝的行列,成为史前古物序列中唯一一件入选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的神器。

 

妇好青铜鸮尊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附国家博物院网站资料:

妇好青铜鸮尊

商王武丁时期

45.9厘米,口长16.4厘米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此器为写实的猫头鹰形象,造型饱满而健硕有力,两耳与脑后器盖的龙形、鸟形捉手皆用分铸插接的方法铸成,器身下部利用两足与尾翅形成三点平衡,既达到工艺上的美观效果,又实现作为酒器的实用性。这件鸮尊还采用了分铸铆接的方法,鋬的内侧与鸮背结合处留有铆接的青铜钉,是这一时期高超分铸工艺的另一种体现。

河南博物馆网站资料:

妇好墓是目前在殷墟发现的唯一一座不曾被盗掘过的商王室贵族大墓,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能够确切断定墓主人身份的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墓。妇好墓出土随葬器物1924件,其中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陶器11件、石器63件、宝石制品47件、象牙制品3件、蚌器15件。此外还有红螺2件、阿拉伯绶贝1件及6820来自南海的货贝。著名考古学家郑振香认为,妇好鸮尊是宝藏中的宝藏!

妇好,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之妻。武丁以其赫赫武功,扭转了商朝一度衰落的国运,史称武丁中兴。卜辞记载:武丁征伐的邦国,有81个;除主要用兵于西北的鬼方,南面的荆楚、巴族外,还对东方等地发动过大规模的战争。作为武丁的妻子,妇好在当时非常活跃,不仅主持各种王室典礼,而且经常受命于王,统帅军队征伐四方。在战争中,她多次大获全胜,受到武丁的嘉奖。妇好墓中,出土龙纹大钺、虎纹大钺各1件,重8-98公斤;钺是那个时代军权的象征,约略相当于此后的尚方宝剑。因此,妇好被当下学者称为中华第一女将

既然钺是军权的象征,那龙纹、虎纹大钺为什么反不敌妇好鸮尊呢?鸮,又叫猫头鹰。在古代中国,猫头鹰被视为战争之神,是妇好乃至国王、将军们的爱物;它昼伏夜出的天性、击而必中的本领,自然让其成为战神的象征。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在名著《安阳》中说:在殷墟发掘出一个可能是战俘被杀后用以献祭的头骨坑,经分析,里面有的类似蒙古人种(可能是北方匈奴的先祖),有的类似东南亚人种(可能是南方土著的先民),甚至有高加索人种(即纯种白人,可能是中亚诸国的先民)。李济特别指出:在殷商时代,在中华民族奠基之时,河套地区生活着一个强大的族群(可能就是鬼方);于此之际,殷商对鬼方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当然至关重要。而这场战争的统帅,就是甲骨文中所说的领兵三千、讨伐鬼方羌人的妇好。这场战争,是殷商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妇好一役而毕全功,取得了最后也是最彻底的胜利。这是一场奠定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的大决战,其划时代意义,并不亚于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尤之战,李济先生直呼其为中华民族的保卫战!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战神象征的妇好鸮尊,其神圣自尊,就跃出东方地平线,光照千秋。

就妇好鸮尊的造型、纹饰而言,它是妇好墓所出468件青铜器中的精品。它造型新颖,各部位纹饰和谐,头部羽纹动感尤烈,予观者以扶摇直上八万里的艺术感染力,无愧于战神之美誉。单就妇好鸮尊而言,它呈现出商文化刻意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而就妇好墓出土的青铜礼器、武器群而言,它们是商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体现,是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的物质载体,是中国青铜时代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的物质证明。妇好墓出土器物整理基本完毕后,首先请郭沫若先生欣赏的一件器物,就是妇好鸮尊。郭沫若先生见到妇好鸮尊后,非常兴奋。他审视良久,在场的同志拍下了他细心观察妇好鸮尊的历史瞬间。

 

莲鹤青铜方壶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附国家博物院网站资料:

莲鹤青铜方壶

春秋

通高120厘米,口长30.4厘米、宽24.9厘米,腹围144厘米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通高120厘米,口长30.4厘米、宽24.9厘米,腹围144厘米

此壶形体巨大,纹饰新颖,铸造工艺精湛。盖上双层镂雕莲瓣上铸有一只展翅欲飞的立鹤。壶身镂空双龙耳巨大,壶体四面以蟠龙纹为主体纹饰,并在腹部四角各铸一飞龙,圈足下以两只伏虎形兽承器。龙耳、虎足及盖上立鹤,均采用春秋时期先进的分铸法制成,全器采用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艺细腻铸造,既显示出春秋时代卓越的青铜铸造水平,又反映了当时青铜器动物造型肖像化的潮流,堪称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同时出土的另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河南博物馆网站资料:

郭沫若评价:此壶(莲鹤方壶)全身均浓重奇诡之传统花纹,予人以无名之压迫,几可窒息。乃于壶盖之周骈列莲瓣二层,以植物为图案,器在秦汉以前者,已为余所仅见之一例。而在莲瓣之中央复立一清新俊逸之白鹤(仙鹤),翔其双翅,单其一足(郭沫若先生观看莲鹤方壶照片,写下此语,照片上莲瓣遮挡鹤之一足,故有单其一足,此鹤实乃双足而立也),微隙其喙作欲鸣之状,余谓此乃时代精神之一象征也。此鹤初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睨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之飞翔。此正春秋初年由殷周半神话时代脱出时,一切社会情形及精神文化之一如实表现。盖顶一鸟耸立,张翅欲飞,壶侧双龙旁顾,夺器欲出,壶底两螭抗拒,跃跃欲试,全部格局,在庞然大器的附着上,有离心前进动向,最足象征争求解放、迎接曙光的时代精神。

 

汝官窑天青釉瓷瓶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附国家博物院网站资料:

汝官窑天青釉瓷瓶

北宋(公元960—1127年)

19.6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8.4厘米

1987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此瓶敞口,长颈,斜肩,鼓腹,圈足略外撇。器表满施天青釉,瓶口釉薄处微露胎色,呈黄褐色,釉面肥润莹亮,布满蝉翼状开片。瓶颈部与腹部饰折枝变形莲花纹。此瓶造型简洁,线条雅致,体现出宋人闲适淡雅、内敛宁静的审美趣味。

汝窑因位于北宋时期的汝州而得名。河南省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位于宝丰县清凉寺,为北宋晚期烧制御用瓷器的官窑遗址,使用烧造时间极短,仅约20年。该遗址为汝官窑的烧造年代提供了可信的地层依据,同时也弥补了长期以来研究汝官窑瓷器未见窑址和缺乏实物标本的遗憾。该遗址出土遗物丰富,数量巨大,品类繁多,为我国陶瓷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

在宋人史料中即有汝窑为魁之美誉,明清时期皇家与文人墨客在提及汝、官、哥、钧、定此宋五大名窑之时,往往也将汝窑置于首位,足以体现汝窑瓷器在文人心中的地位。汝窑以天青色釉最为著称,其釉料配方也常被人视为汝瓷珍贵的原因之一。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 近尤难得。在宝丰清凉寺窑址附近发现有丰富的玛瑙矿,且汝窑窑址内也出土了不少石英、玛瑙原材料,这一发现也印证了汝窑以玛瑙作为御用汝瓷釉料的事实。玛瑙与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主要起到釉骨结构的作用,但玛瑙也有微量呈色成分。或许就是这微量的成色剂,使得汝窑烧造出了美轮美奂的雨过天晴之色。

北京瞬间(256):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

河南博物馆网站镇馆之宝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