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

(2016-02-12 19:17:49)
标签:

上尊号碑

曹丕

华歆

汉献帝

钟繇

分类: 寻访三国和古人

220年,曹丕代汉,需要有人劝进。这就有了作为重要道具的上尊号碑。

有了魏国,蜀国(221年)、吴国(229年)也应运而生,凑齐三国。

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

上尊号碑拓本,国家典籍博物馆

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又名百官劝进表、劝进碑、上尊号奏。原碑藏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汉献帝庙,记东汉献帝末年,华歆、贾诩、王朗等对曹丕劝进之事,曹丕随后即正式称帝,史称曹魏。碑不书立石年月,32行,行49字。《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中记其文,与此碑稍异。

另收集了一些与220年在繁城镇受禅相关资料,附后:

河南省临颍县繁城回族镇位于河南省临颍、许昌、襄城三县交界处的老颍河南岸。镇内拥有汉魏受禅碑、汉魏受禅台两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繁城回族镇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近3000年以前。繁城春秋时称狼渊(《左传文公九年》楚伐郑又师于狼源),汉时称曲蠡(《三国志.魏书》冬十月丙午行至曲蠡)、繁阳亭(《临颍县志》)。繁城作为行政建制单位所在地,最早起源于东汉,称繁阳亭,隶属于颍阳(许昌)县管辖,系乡级单位。魏黄初元年(220年)十月,因曹丕在此受禅代汉,取人神共和、繁荣昌盛之意撤繁阳亭置繁昌县。公元420年,刘宋政权撤繁昌县并入临颍县。东魏,繁昌从临颍分出,复置县,北齐、北周因之。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繁昌县并入临颍县,繁昌始称繁城。

汉魏受禅碑又称三绝碑,共两通。一曰受禅表碑,一曰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

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高 3.33米,宽1.1米,厚0.32米,圭形碑额,无华饰,碑额中间有直径0.20米的穿孔,为汉碑的明显标志。篆额碑头为《公卿将军上尊号奏》,此碑的内容是四十六位公卿将军联名劝说曹丕当皇帝的奏章。碑文共32行,阳面22行,碑阴10行,每行49字,共1359个字。

受禅表碑与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基本一致,碑高2.98米,宽1.1米,厚0.28米,圭型碑额,篆额碑头受禅表,碑头中间有穿孔,直径0.19米,无华饰。记载了汉魏政权交替过程、受禅时间(维黄初元年冬十月辛末)、立碑原因(书契所录帝王遗事)、受禅地点(隧于繁昌筑灵台,设遗宫)和对曹丕的称赞誉美之辞。

两碑从唐代称之为三绝碑。碑为王朗文、梁鹄书,钟繇携刻。王朗是御使大夫,汉魏时期最为著名的文学家,碑文婉转巧妙,深入浅出,论证有据,论述有力,语言精简,详略得宜,添字则余,少字则损。梁鹄为吏部尚书,大书法家,书法方笔斩截、率直自然,既有汉隶的古朴典雅,又有魏碑的方正体势。钟繇是大理东武亭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法就是师承钟繇发展而来。刻刀工烂熟,中规入矩,风骨凌厉,圆润流畅,不犯不离。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

汉魏受禅碑(图片来源:网络)

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

公卿将军上尊号奏拓本(图片来源:网络)

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

受禅表拓本(图片来源:网络)

受禅台是汉魏政权交替的历史见证,位于临颍县繁城镇区东南寨河内侧南街村境内,东邻省道许泌路,是为曹丕受禅而筑的灵坛。土质为与繁城当地完全不同的粘土。史料和传说都称,筑此台是取自距繁城镇镇区西南5公里外孙寨东北角的饮马坑之土,由数万名将士肩扛背负而来。灵坛建成时,台高十丈,占地10余亩,高大雄伟。设三层台阶共81级,由青石铺成,围以白玉雕栏。寓九九归一之意。魏黄初元年冬十月辛末(220年),汉魏受禅大典如期举行。当时台上红毡铺地,罗幔遮天,台下30万部队列队,庞大的宫廷乐队,肃穆而立。与会者除满朝文武和地方官员数千人而外,同时还有匈奴南单于、东夷、南蛮、西戎、北荻等四方各部族的首领。寅时一到,随着大麾一摆,绍音响起,钟謦齐鸣,曹丕在台正中央面南端坐,献帝在内待的扶持下,必恭必敬地把传国玉玺献于魏王。而后,曹丕接受八般大礼,登上皇帝宝座。献帝也受封山阳公,对曹丕跪拜。台上至今留下汉献帝跪拜的痕迹,因与龙相关而寸草不生。经过历史车轮的滚动碾压,再加上人为取土烧窑,现台高仅有9.5米,面积约为5280平方米,且原有建筑荡然无存。

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

受禅台(图片来源:网络)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篡汉。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卒,葬首阳陵。

正元元年(254年),魏齐王曹芳被废,高贵乡公曹髦即位。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在司马师大将军府写下《首阳山赋》。

咸熙二年(266年),司马炎篡魏,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

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寻访三国(32):三国正式开始需要的道具

首阳山(图片来源: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