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86):石渠宝笈三编文本及后续文本

标签:
北京瞬间石渠宝笈石渠宝笈三编嘉庆英和 |
分类: 十大书画和历史传承 |
《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大型著录文献。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
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二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在介绍书画的同时,也介绍了编撰情况和编撰者的情况。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展出情况
《石渠宝笈》初、续、三编均有稿本与抄本。稿本为编纂过程中形成之本,抄本是成书之后由大臣誊写之本,当时只准词臣誊录数部供大内备览。
嘉庆帝即位以后,鉴于内外臣工所进古今书画逐渐增多,认为宜遵照前书定例遴选编次,于是派内廷翰林英和、黄钺和姚文田董其事,并添派吴其彦、张鳞、顾皋、朱方增、吴信中、龙汝言、沈维鐈和胡敬等八人,随同编辑和缮写。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三编》书成,仅仅用了一年零四个月,此时距《续编》编竣已有三十余年。
《石渠宝笈三编》主持者英和自请捐资缮录该编陈设本十部,今存世者过半。
清,英和等编《钦定石渠宝笈三编一百零五卷总目六卷》
清嘉庆年内府朱丝栏精抄本
开本纵二九·二厘米横一七·六厘米
《石渠宝笈三编》正本之一,一〇八册二十七函。嘉庆帝即位以后,鉴于内外臣工所进古今书画逐渐增多,认为宜遵照前书定例遴选编次,于是派内廷翰林英和、黄钺和姚文田董其事,并添派吴其彦、张鳞、顾皋、朱方增、吴信中、龙汝言、沈维鐈和胡敬等八人,随同编辑和缮写。清嘉庆二十一年(一八一六),《三编》书成,仅仅用了一年零四个月,此时距《续编》编竣已有三十余年。书中著录自古至清帝王和名家书画作品三千六百余种、四千二百余件(册、卷、轴)。在编修体例方面,《初编》《续编》兼收图像,并未专列一门,《三编》专列南薰殿历代帝王及圣贤、名臣画像,其他编修体例与《续编》相同。书成后,主持者英和自请捐赀缮录陈设本十部。此本于二〇〇九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朱赛虹)
清内务府编《石渠宝笈三编》册页档不分卷
清内务府编《石渠宝笈三编》手卷档不分卷
清内务府编《石渠宝笈三编》挂轴档
清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六月内务府抄本
开本纵三七厘米横二一·六厘米
清内务府编《石渠宝笈三编》册页不分卷
一册。黄绫封面,签题“道光十四年六月立”。无版框。半页八行至九行。每行一单独册页条目,按照御题(乾隆帝题词)、作者、名称、册数的顺序,著录本编中所补充《石渠宝笈》及《石渠宝笈续编》的书画册页信息。每页下方加盖“广储司”满汉合璧骑缝章。以黄色小签标注册页伤况,如“计一册,锦套虫吃破坏”,粘贴于本条目下方。以明黄色大签标注出应皇帝要求被提取走的字画信息(包括日期和卷数等),如“(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六日,上要去班固西都赋一册”,并粘贴于本来条目之上。本陈设档中记录了起自道光三十年十二月,终于咸丰四年二月的二十九次提取记录,其中二十一次发生于道光三十年十二月,七次发生于咸丰元年元月,一次发生于咸丰四年二月。
本陈设档另附一经折状稿本别册,专门记录延春阁陈设的御题及御制诗文册页信息约百条左右,信息与本册体例一致。(朱珠)
清内务府编《石渠宝笈三编》手卷不分卷
一册。签题“道光十四年六月立”,共四十六页。每半页九行,每行登录陈设手卷一件,包括名称、件数、著者等说明。每页骑缝处钤“广储司印”。部分手卷名称上贴有黄色浮签,上书“咸丰元年七月二十七日,上要去,御笔孙过庭书谱一卷”等字样,第十五页贴有黄色浮签,标注“此账后半本手卷记存楼梯下宋李唐松壑流泉图起至徐鼎臣古箓千文止”。
此档案是现存养心殿东配殿陈设档案之一。此档著录养心殿陈设的《石渠宝笈三编》所记部分手卷,著录不以书中凡例为序,主要反映了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六月至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八月间养心殿东配殿内的陈设实况及变动情况。(郑怡楠)
清内务府编《石渠宝笈三编》挂轴档
一册。签题“道光十四年六月立”,共一百零六页。每半页九行。每行登录陈设挂轴一件,包括名称、件数、著者等说明,每页骑缝处钤“广储司”印。部分挂轴名称上贴有黄色浮签,上书“同治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增禄传,上要去”等字样,在董邦达两幅画作中贴有白色浮签标注“此二笔俱写高宗御题,毋庸写董邦达字样”。第五十页贴有黄签“此账本后半本记存二楼南边西头” ,标注部分挂轴存放的位置。
此档案是现存延春阁书画陈设档案之一,属于书画挂轴档。此档著录延春阁陈设的《石渠宝笈三编》所记部分挂轴,主要反映了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六月至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八月间延春阁内的陈设实况及变动情况。(郑怡楠)
清不著编者《延春阁上等次等<石渠宝笈>册页》
清内务府编《延春阁上等次等<石渠宝笈>手卷》
清内务府编《延春阁上等次等<石渠宝笈>挂轴》
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内府抄本
开本纵三四·七厘米横二三厘米
清不著编者《延春阁上等次等<石渠宝笈>册页》
每半页九行,每行五至二十二字不等,墨笔楷书签题 “延春阁上等次等石渠宝笈册页”及“光绪二年 月 日立”。
延春阁原存书画档案之一,一册。此件手写原册卷端题“光绪二年二月二十日起”,小题“奴才范长禄”等字样。全书收录延春阁贮藏帝王和历代书画名家的书法、绘画、法帖、尺牍等册页,共计六百八十二件,以其作品质量,分为上等、次等。主要内容著录依次为:作品时代、作者、名称、数量、装具、附件伤残情况等等。行文中时有黄签题记,如:“光绪六年六月十四日总管李双喜,要去,赏惇亲王五十岁生辰用,寿寓恬熙册页一册。”卷末黄签:“光绪七年五月十六日奉旨查过延春阁上等下等石渠宝笈册页,内有现少,奏明奉旨开除。”均详细注明某种册页于何时何地赏于何人。(李欢)
清内务府编《延春阁上等次等<石渠宝笈>手卷》
延春阁原存书画档案之一,一册。每半页九行,行字数不等。封面以黄绫装裱,上题档案名称及“光绪二年月日立”,每页骑缝处钤“广储司印”。
此册档案记录了光绪二年(一八七六)二月二十日起,太监范长禄奉旨陆续查得藏于延春阁的上等、次等《石渠宝笈》手卷共计五百三十五卷,其中上等手卷三百二十九卷,次等手卷二百零六卷。中间“赵孟頫二体千字文手卷一卷” “董其昌潇湘奇境手卷一卷”等贴有黄纸浮签,据书末黄签标注可知,此系光绪七年(一八八一)五月十六日总管孙进喜奉旨查账,发现有少,奏明之后,奉旨开除。此档反映了光绪初年延春阁《石渠宝笈》手卷的陈设及变动情况。(杨国彭)
清内务府编《延春阁上等次等<石渠宝笈>挂轴>》
延春阁原存书画档案之一,一册。每半页九行,行字数不等。封面以黄绫装裱,上题档案名称及“光绪二年月日立”,每页骑缝处钤“广储司印”。
此册档案记录了光绪二年(一八七六)二月二十日起,太监范长禄奉旨陆续查得藏于延春阁的上等、次等《石渠宝笈》挂轴共计五百三十一轴,其中上等挂轴三百五十一轴,次等挂轴一百八十轴。挂轴间或贴有黄纸浮签,上注明挂轴去向,如“光绪六年三月初六日总管李双喜送醇亲王福晋四十岁生辰用宋刻丝瑶池献寿一轴” “光绪六年六月十四日总管李双喜要去赏醇亲王五十岁生辰陈洪绶画桃源图一轴”等。书末黄签标注总管孙进喜于光绪七年(一八八一)五月十六日奉旨查账,查得账、物相符并上奏皇帝。此档反映了光绪初年延春阁《石渠宝笈》挂轴的陈设及变动情况。(杨国彭)
(本篇文章文字、图片资料来自故宫石渠宝笈特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