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2016-01-07 08:35:33)
标签:

顾恺之

列女图

宋摩

北京瞬间

石渠宝笈

分类: 十大书画和历史传承

在石渠宝笈特展上看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这是我第二次看这件作品。此前在故宫正常的书画展上见过一次。

有学者对“顾恺之”这一概念能否成立,认为存疑。确实,缺乏过硬的证据证明有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顾恺之”。都是后人的塑造。 

无论列女图卷是谁的作品,看这幅画确实需要了解一些相关史料。

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及展出情况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很特别题跋

虎头画归然独存,人间无二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局部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绢本设色

纵二五· 八厘米 横四七〇·三厘米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贮御书房钤五玺

顾恺之(公元四世纪),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义熙初官散骑常侍。博学多艺,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皆能。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其人物画行笔细劲连绵,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观点,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列女图》,又名《列女仁智图》,根据汉刘向《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绘制,绘历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妇女。原文有十五节,图也应为十五段,现仅存十段,每段图的左侧配有节录自《古列女传》的榜题。图中人物衣纹线条紧劲连绵如铁丝,辅以墨色凹凸晕染,衣纹线条可与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孝子列女屏风相比较。

卷首书“顾恺之 女”,下钤“王芝”“王芝私印”,此二印又见于卷尾。尾纸有汪注、叶隆礼、王铎等人题跋四则。

该卷经孙承泽《庚子销夏记》著录。(王中旭)

故宫网站藏品栏目: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宋摹)

《列女仁智图》卷,绢本,墨笔淡着色,纵25.8cm,横417.8cm

《列女仁智图》卷旧传东晋顾恺之作,此为南宋人摹本。

汉成帝沉湎于酒色,宠信赵飞燕姐妹,朝政大权旁落于外戚手中,危及刘氏政权。楚元王四世孙光禄大夫刘向(前77-前6年)针对这一情况,采摘自古以来诗书上所记载的贤妃、贞妇、宠姬等资料,编辑成《列女传》一书呈送汉成帝,希望他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维护刘氏政权。全书按妇女的封建行为道德准则和给国家带来的治、乱后果,分为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七卷,此即其中仁智卷部分。

仁智卷共收集15个列女故事。此卷为残本,其中楚武邓曼许穆夫人曹僖氏妻孙叔敖母晋伯宗妻灵公夫人晋羊叔姬”7个故事保存完整。齐灵仲子晋范氏母鲁漆室女”3个故事只存一半,其余5个故事则全丢失,又错将鲁漆室女之右半与晋范氏母之左半拼接在一起,使人误以为是一个故事。

此卷多处保存了汉代的衣冠制度,如男子头戴进贤冠,身着曲线大袖袍,腰结绶带并配挂长剑;女子梳着垂髾髻,身着深衣,特别是眉毛涂以朱色,是模仿赵昭仪的新妆,这些都表现了特定时期的风俗和时尚。又蘧伯玉所乘坐的马车称轺车,亦为汉代形制,描绘得非常细致而无错误,这些都可以从大量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和壁画中找到与之相应的图象。

在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屏风画《列女古贤图》中,表现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马车声的一段,与此卷所表现的同一内容相比较,无论是构图布局还是人物的姿态手势都非常近似,可以证实其与《列女仁智图》同出自一个古本。而在传摩过程中,后者更为忠实于古本原作。

据《汉书》记载,刘向在向汉成帝呈送《列女传》的同时,还呈送了《列女颂图》,并画为屏风。汉成帝的班婕妤失宠后,在她的诗中曾谈到在宫内看到《列女图》,并以此来鉴戒自己。这些都载在班固所著的《汉书》中。东汉时代的画像石、砖中,有不少表现列女故事的题材。画史并载蔡邕曾创作有《小列女图》。这一时期《列女图》的大量出现,既是出于宫廷政治斗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在社会上广泛推行妇女的道德教育,借以维护封建秩序。

根据《列女仁智图》中保存有较多的汉代风俗,以及其构图形式的古朴,推测此卷的原本应当出自于东汉时代,而祖本则为刘向所创。剔除后世在反复传摹中所附加的痕迹,仍然能透视二千年前汉代宫廷绘画的艺术光辉。其人物线条粗犷流畅,造型准确。特别是对妇女的描绘,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尤为绝妙。构图布局则与汉画像石一脉相承。《列女传》及《列女仁智图》在宋代有多本,此是被保留下来的惟一的一本,尤为珍贵。 撰稿人:杨新200912

灵公夫人

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视之,果伯玉也。

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灵公夫人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鲁漆室女

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嗟乎!始吾以子为有知,今无识也。吾岂为不嫁不乐而悲哉!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吾闻河润九里,渐洳三百步。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甚忧之。子乃曰妇人无与者,何哉!”邻妇谢曰:“子之所虑,非妾所及。”三年,鲁果乱,齐楚攻之,鲁连有寇。男子战斗,妇人转输不得休息。君子曰:“远矣漆室女之思也!”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之谓也。颂曰:漆室之女,计虑甚妙,维鲁且乱,倚柱而啸,君老嗣幼,愚悖奸生,鲁果扰乱,齐伐其城。

晋范氏母

晋范氏母者,范献子之妻也。其三子游于赵氏。赵简子乘马园中,园中多株,问三子曰:“柰何?”长者曰:“明君不问不为,乱君不问而为。”中者曰:“爱马足则无爱民力,爱民力则无爱马足。”少者曰:“可以三德使民。设令伐株于山将有马为也,已而开囿示之株。夫山远而囿近,是民一悦矣。夫险阻之山而伐平地之株,民二悦矣。既毕而贱卖民,三悦矣。”简子从之,民果三悦。少子伐其谋,归以告母。母喟然叹曰:“终灭范氏者必是子也。夫伐功施劳,鲜能布仁。乘伪行诈,莫能久长。”其后智伯灭范氏。君子谓范氏母为知难本。诗曰:“无忝尔祖,式救尔讹。”此之谓也。颂曰:范氏之母,贵德尚信,小子三德,以诈与民,知其必灭,鲜能有仁,后果逢祸,身死国分。

北京瞬间(118):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卷(宋摹) :鲁漆室女、晋范氏母

(图片来源:石渠宝笈特展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