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06):看良渚遗址文物

标签:
良渚遗址北京大学良渚文化北京瞬间新石器时代晚期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2015年,在北京大学参加一个培训,在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看“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
展览由北京大学、浙江省文物局、余杭区政府、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余杭博物馆承办。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展览共500余件展品。分“王”的葬礼-反山M20、权力的展现-良渚古城的结构与秩序、以玉事神-良渚社会的统一信仰三部分。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5300-4500年左右。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遗址的总称。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
琮,反山M20:12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琮,瑶山12-2784,杭州市余杭博物馆藏
这是反山M12:98“琮王”之外良渚遗址群中体量最大的玉琮。
刻蛇纹陶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钺,吴家埠征集,良渚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