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20):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

标签:
陶寺文化文字扁壶考古研究所最古老的中国文字北京瞬间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2015年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山西陶寺遗址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一系列的考古证据链表明,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陶寺遗址的内涵、规模和等级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与尧都相当契合。目前没有哪个遗址像陶寺这样与尧都的历史记载等方面如此契合。后世历史文献记载、当地民族志资料证据、地名甚至方言等等,也都共同指向尧都在晋南临汾一带。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尧的都城。
新华社的报道介绍,陶寺遗址的发掘,说明与之对应的尧时期已经进入了初级文明,所以最起码在夏王朝建立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更早的“中国”。陶寺遗址实证了距今4300年的夏王朝之前仍有至少300多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它对于解释“中华5000年文明”究竟是传说还是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想起2010年在首都博物馆见过的陶寺遗址出土的一些珍贵文物。
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年成果展文字注释介绍,扁壶上用朱砂写了两个字符,一个是“文”字,另一个字符学界存在较大分歧,或释为命、尧、邑、唐等,但都与“唐尧”或“夏禹”或“夏启”有关。
2015年5月18日新华社的图片报道为:陶寺出土的陶壶上,两个朱砂写的符号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
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年成果展文字注释介绍,这件板瓦出自宫殿区,其背面有粘泥、周边有白灰浆勾缝迹象,判断其功能为宫殿建筑屋顶上的板瓦。陶板瓦解决了建筑屋顶外装修技术上的漏雨问题,开创了中国古代用瓦的先河。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它是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