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5):工作单位

标签:
历史文化故宫乾清宫纳兰容若 |
分类: 纳兰容若 |
康熙十五年(1676年),纳兰容若二十二岁,殿试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乾清宫)三等侍卫,后为一等。故宫应算纳兰工作单位之一。
康熙出生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未核对阳历月、日)。纳兰容若出身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才会出现两人都出生于顺治十一年,可以说同年,但阳历年不一样的情况。戴逸《简明清史》对纳兰容若的记载为:一六五四年至一六八五年,清顺治十一年至康熙二十四年。这种表述可能便于回避年的换算问题?
这一年(1676年),23岁的康熙已经擒鳌拜多年,正在处理三藩之乱这样棘手的问题了。
从南看乾清门、乾清宫
在军机处,看到一张《军机处与养心殿方位图》。图上标注有乾清门侍卫值房位置:在乾清门西侧南庑,紧靠敬事房和南书房。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乾清门东侧南庑有上书房,是清皇子们读书处。
乾清宫
乾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万历帝的郑贵妃为争皇太后闹出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做皇后而移居仁寿殿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清代康熙以前,这里沿袭明制,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雍正元年曾下诏,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
故宫网站介绍,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这样看来,纳兰容若没有见过现在的乾清宫,但见过现在的乾清门。
故宫60周年邮票
故宫90周年邮票
故宫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