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诗词三首(原创)

标签:
杂谈 |
一、长相思·祭祖节
声喑喑,泪纷纷,焚寂寒衣诵诔文,青烟寄梦痕。
意沉沉,情深深,孝道先尊堂上亲,此行诚贵珍。
——耕牛呈草于2018年(农历戊戌年)寒衣节。祈祷逝者仙界安息,恭祝生者人间幸福!
http://s3/bmiddle/0015HOkNzy7oTTJpQb062&690
二、七绝·寒衣节感怀
从来此晚黯神伤,纸化青烟落泪裳。
染指凡尘多感悔,奉先思孝善尊堂。
——耕牛呈草于2016年(农历丙申年)寒衣节。
http://s2/bmiddle/0015HOkNzy7oTTMKDnjb1&690
三、七绝·寒衣节随感
寒衣祭祖泪沾襟,纸烬青烟略表心。
莫憾幽明隔两界,善行日下敬双亲。
——耕牛呈草于2015年(农历乙未年)寒衣节
http://s13/bmiddle/0015HOkNzy7oTTR4gt65c&690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民众称为鬼头日,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http://s8/bmiddle/0015HOkNzy7oTTXhlXhb7&690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品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后来,人们认为阴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便开始烧冥币。
民间关于寒衣节的传说,最早源于秦朝孟姜女哭长城:相传民妇孟姜女的丈夫杞梁应官府征役去修筑长城,孟姜女在十月初一这天启程,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去送衣御寒。她千辛万苦来到筑城工地,获知丈夫已劳累而死并被埋进长城脚下后,号咷痛哭,竟使长城城墙坍倒,使她得以收葬丈夫尸骨,然后投海自尽。百姓闻此深受感动,以后每到十月初一这天,便焚化寒衣,代孟姜女寄送给亡夫,从而逐渐形成了追悼亡灵的寒衣节。
http://s16/bmiddle/0015HOkNzy7p0ciaK1pdf&690
关于寒衣节的起源,还有先秦迎冬礼仪之说、秦朝正月初一之说、纪念汉高祖之说等,都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故每逢寒冬来临,人们在室内添暖、加衣避寒的时候,缅怀暴露在郊野的亡灵,特别是自己的祖灵,帮助亡人御寒度冬,成为生者的应有之责。
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更应倡导的是,深刻理解“孝”的内涵。孝,从爻从子,本义是尽心奉养并尊敬父母。《说文解字》解释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因此,生者在心怀感恩之情,祭祀祖先之时,更应做到对双亲特别年老体弱的父母的厚养,此乃真正孝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