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邱承彬浅谈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六艺文三“乌鬼”考1-153

(2025-09-25 00:21:41)
标签:

情感

文化

杂谈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六·艺文三·“乌鬼”考原文:

士人刘克博观异书。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世之说者,皆谓夔、峡间至今有鬼户,乃夷人也,其主谓之“鬼主”,然不闻有“乌鬼”之说。又鬼户者,夷人所称,又非人家所养。克乃按《夔州图经》,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余在蜀中,见人家有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

部分注释:
1.士人:古代对读书人的通称。
2.刘克:人名,事迹不详。
3.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出自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乌鬼:一般认为是鸬鹚的别名。明焦竑《焦氏笔乘·乌鬼》:“鸬鹚,水鸟似鶂而黑,峡中人号曰乌鬼。子美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言此鸟捕鱼而人得食之也。”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乌鬼’有种种解释,有人解为鸬鹚(四川人呼为‘渔老鸦’),我认为比较可靠。”黄鱼:鱼类的一种,分大黄鱼、小黄鱼,文中当泛指鸬鹚所捕的一般小鱼。
4.夔(kuí):即宋时夔州路,治所在今四川奉节。
5.峡:即宋时峡州路,治所在今湖北宜昌。
6.鬼户:唐宋时对西南地区乌蛮和爨(cuàn)两个民族的蔑称。
7.夷:古代对异族的贬称,多用于中原地区以东的民族;春秋以后,多用于对中原地区以外民族的贬称。
8.鬼主:唐宋时对西南地区乌蛮和东西两爨首领的称号。鬼主因辖区大小不同,可分为都鬼主、大鬼主、小鬼主,各鬼主间没有固定的隶属关系。
9.《夔州图经》:即《夔州路图经》,今已散佚。
10.鸬鹚:也叫鱼鹰、水老鸦,鸟纲,鸬鹚科,羽毛主要为黑色并带有紫色金属光泽,经过驯化后可以用来捕鱼。
余在蜀中:指宋康定元年(1040)以前,沈括随父亲在蜀中居住,沈括的父亲沈周当时知简州平泉县(今四川成都西南)。

白话译文:
读书人刘克博览奇书。杜甫的诗里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的句子,现今解说这诗的一些人,都说直到现在夔州、峡州一带还有叫鬼户的,就是蛮夷之人,他们的头领叫做“鬼主”,但是没有听到过有“乌鬼”的说法。况且鬼户这个说法,是对蛮夷之人的称呼,也不是指人们家里所养的东西。刘克于是查考了《夔州图经》,认为峡州一带的人把鸬鹚叫做“乌鬼”。蜀地临水而居的人家,都养鸬鹚,用绳子扎住它的脖子,让它去捕鱼,捉到鱼以后就倒提它把鱼倒出来,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我当年住在蜀中的时候,看到过人家养鸬鹚用来捕鱼,确实如此,不过不知道把它叫做“乌鬼”罢了。

梦溪笔谈简介: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就性质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从内容上说,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参照沈括《梦溪笔谈》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