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邱承彬谈诗经:国风郑风清人79

(2024-12-17 22:33:08)
标签:

情感

文化


1.诗经国郑风清人原诗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2.部分注释
(1)清人:指郑国大臣高克带领的清邑的士兵。清,郑国之邑,一说卫国邑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

(2)彭: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

(3)驷(sì)介:一车驾四匹披甲的马。介:甲。

(4)旁旁:同彭彭,马强壮有力貌。一说行走、奔跑貌。

(5)二矛:酋矛、夷矛,插在车子两边。

(6)重(chóng)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重,重叠。英,矛上的缨饰。

(7)翱(áo)翔:游戏之貌。

(8)消: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9)镳(bio)镳:英勇威武貌。

(10)乔:借为“鷮(jio)”,长尾野鸡,此指矛上装饰的鷮羽毛。

(11)逍遥:闲散无事,驾着战车游逛。

(12)轴: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13)陶陶:和乐貌。一说马疾驰之貌。

(14)左旋右抽:御者在车左,执辔御马;勇士在车右,执兵击刺。旋,转车。抽,拔刀。

(15)中军:即“军中”。一说指古三军之中军主帅。

(16)作好:容好,与“翱翔”“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指武艺高强。一说做好表面工作,指装样子,不是真要抗拒敌人。

3.白话译文
其一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彭地,披甲的驷马驰骤真强壮。两支矛装饰重重红缨络,在河边来去翱翔多欢畅。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消地,披甲的驷马威武地奔跑。两支矛装饰重重野雉毛,在河边来回闲逛真逍遥。

清邑的军队驻守在轴地,披甲的驷马驰驱乐陶陶。士兵们左转身子右抽刀,领兵的主将练武姿态好。

其二

清邑军队驻在彭,驷马披甲真威风。两矛装饰重缨络,黄河边上似闲庭。

清邑军队驻在消,驷马披甲威又骄。两矛装饰野鸡毛,黄河边上自逍遥。

清邑军队驻在轴,驷马披甲任疾跑。左转身子右拔刀,军中好像准备好。

4.本诗赏析
本诗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是一首民间政治讽刺诗,揭露郑国国君不爱惜民众,久役人民于河上,兵众不满,纷纷逃役的情况。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本诗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以增强诗歌的气势,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参照诗经)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邱颂创始人,邱隶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禾木颂》《伏羲颂》《黄帝颂》《山东颂》《五一颂》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