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谈诗经:国风召南采蘋14
(2024-09-18 19:44:51)
标签:
情感文化 |
1. 诗经国风召南采蘋原诗: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2.部分注释
(1)于以:犹言“于何”,在何处。
(2)蘋(píng):水草名,又称四叶菜、田字草,蘋科,为生于浅水之多年生蕨类植物,可食。
(3)藻:杉叶藻科,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食。一说水豆。
(4)行(xíng)潦(lo):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据《毛传》载:“行潦,流潦也。”
(5)筥(
j):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6)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据《毛传》载:“亨也。”按即烹。
(7)錡(qí):三足锅。
(8)釜:无足锅。锜与釜均为炊饭之器。
(9)奠:放置。
(10)宗室:宗庙、祠堂。据《毛传》载:“大宗之庙也。”大宗,即大夫之始祖。
(11)牖([yu):窗户。
(12)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据《毛传》载:“尸,主。齐,敬。季,少也。”
(13)有:语首助词,无义。
(14)齐(本诗读zhi音):“斋”之省借,美好而恭敬。
(15)季:少、小。
3.白话译文:
其一
什么地方可采蘋?南山涧中那水滨。什么地方可采藻?水流深处细细找。
什么东西来装载?有那方筐与圆箩。什么东西来烹煮?用那有腿无腿锅。
什么地方摆祭台?祠堂里面窗子下。什么人儿来祭祖?斋戒沐浴妙龄女。
其二
哪儿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篓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有那锅儿与那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今儿谁是主祭人?少女恭敬又虔诚。
4.本诗赏析:
本诗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描述了女子采摘蘋草、水藻,置办祭祀祖先等活动,真实记载了当时女子出嫁前的一种风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其艺术魅力主要源于问答体的章法。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蘋、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诗歌叙事不假修饰,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通篇不用一个形容词,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义又不完全雷同,显得连绵起伏,摇曳多姿。(参照诗经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
《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禾木颂》、《伏羲颂》、《黄帝颂》、《孔子颂》为邱承彬著名的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