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浅谈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补笔谈卷三扬州二十四桥4-266
(2023-08-07 18:32:12)
标签:
情感文化 |
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补笔谈卷三·扬州二十四桥原文:
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今大明寺前。入西水门有九曲桥,今建隆寺前。次东正当帅牙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次南桥,见在今州城北门外。又南阿师桥,周家桥,今此处为城北门。小市桥,今存。广济桥,今存。新桥,开明桥,今存。顾家桥,通泗桥,今存。太平桥,今存。利园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今存。青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今开元寺前。次东水门,今有新桥,非古迹也。东出有山光桥。见在今山光寺前。又自衙门下马桥直南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号九桥,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桥之数,皆在今州城西门之外。
部分注释:
1.扬州:古代州、路、府名。隋代开皇九年(589)改吴州为扬州,治所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元代改其为扬州路,明代改其为扬州府。
2.富盛:富裕强盛。唐代扬州是对外贸易海港之一,经济与文化都比较繁荣,所以当时曾有“扬一益二”的说法,意思是说扬州和益州(今四川成都)在经济与文化方面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
3.旧城:老城,文中当指唐代扬州城区。扬州唐城在今扬州蜀冈上下,沈括在下文中所记旧城方圆规模,与现代考古发现的扬州唐城的规模基本相符。
4.纪:通“记”,记载。
5.浊河:扬州古河流名,在扬州子城南,临近蜀冈一带。
6.大明寺:扬州著名寺院,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457—464),故称大明寺,后又称栖灵寺,宋代复称大明寺,清代乾隆皇帝赐名“法净寺”。1980年,鉴真大和尚像从日本“回乡探亲”时又恢复原名大明寺。
7.建隆寺:古代扬州寺庙名,后毁于兵燹(xin)。兵燹,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
8.帅牙:帅衙。牙:古代官署的称呼,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衙”。
9.见(xiàn)在:现今存在。
10.开元寺:扬州古寺名,原位于唐代扬州城墙的东北角,后废堙。今扬州市下属江都市境内建有开元寺。
11.山光寺:扬州古寺名,原称果胜寺,在扬州东北湾头镇前、古运河之滨,隋大业中建,原为隋炀帝行宫,后舍宫为寺,今仅存遗址。
白话译文
扬州在唐代时最为繁荣富庶,老城南北长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长七里三十步,可以记录下来的桥有二十四座。最西面的是浊河上的茶园桥,往东是大明桥(在现在的大明寺前)。进入西水门有九曲桥(在现在的建隆寺前)。再往东正对官衙的南门,有下马桥,还有东边的作坊桥。在桥东河流转向南面,有洗马桥,往南有南桥(如今在州城的北门)。再向南有阿师桥、周家桥(如今此处是州城的北门)、小市桥(如今还在)、广济桥(如今还在)、新桥、开明桥(如今还在)、顾家桥、通泗桥(如今还在)、太平桥(如今还在)、利园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如今还在)、青园桥。在驿桥北面河流从东流出,有参佐桥(在今开元寺前)。再向东是东水门(如今有新建的桥,不是古迹),向东出去有山光桥(在现在的山光寺前)。还有,从官府门前的下马桥一直向南,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号称九桥,不通船只,不包括在二十四桥的数目之内,它们都在如今的扬州城西门外边。
梦溪笔谈简介: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就性质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从内容上说,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参照沈括《梦溪笔谈》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肚皮舞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肚皮舞学创始人,邱颂·邱体诗创始人,邱隶·邱体字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禾木颂》《伏羲颂》《黄帝颂》《山东颂》《五一颂》《廿岁光阴》《生肖颂》《东极颂》《和颂二首》《芒砀山颂》《聊斋颂》《长白山颂》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