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浅谈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补笔谈卷三“飞鸟图”与《守令图》1-263
(2023-08-03 14:04:31)
标签:
情感文化 |
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六·补笔谈卷三·“飞鸟图”与《守令图》原文
地理之书,古人有“飞鸟图”,不知何人所为。所谓“飞鸟”者,谓虽有四至里数,皆是循路步之,道路迂直而不常,既列为图,则里步无缘相应,故按图别量径直四至,如空中鸟飞直达,更无山川回屈之差。予尝为《守令图》,虽以二寸折百里为分率,又立准望、牙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七法以取鸟飞之数。图成,得方隅远近之实,始可施此法,分四至八到为二十四至,以十二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干、乾坤艮巽(xùn)四卦名之。使后世图虽亡,得予此书,按二十四至以布郡邑,立可成图,毫发无差矣。
部分注释:
1.四至:亦泛称“四至八到”,指某地到它周边相邻各地的距离。“四至”以东西南北言,“八到”又加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向。
2.《守令图》:又称《天下郡县图》《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图》。沈括制作,为一套图,有大图一、小图一、十八路图各一。始作于熙宁九年(1076),完成于元祐三年(1088)。今四川省博物馆所藏《九域守令图碑》,当即其总图的碑刻。
3.分率:即现在所称比例。以二寸折百里,即以地图上的二寸表示百里的实际距离。
4.准望:方位。牙融:二字之意未明。疑指行政区划的地理边界而言。又按晋人裴秀的“制图六法”,此下仍当有“道里”一项。
5.七法:疑二字前当有“凡”字。鸟飞之数:即直线距离。
6.方隅:方位。
7.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白话译文:
地理书籍中,记载古人有一种“飞鸟图”,不知是什么人制作的。所谓“飞鸟”,指的是过去的地理书虽记有四至的里数,而都是沿着相互间的道路步测的,由于道路的曲直没有常规,在绘制成地图以后,里数和步测就无法一致,所以就按地图另为量度四至的直线距离,如空中鸟飞直达,这样的直线距离也就不会再有因为山川阻隔与道路曲直所造成的里数上的误差。我曾制作《守令图》,虽以二寸折算百里为比例,而又测定方位、边界和道里,并以地形高下、方向斜正、道路曲直为验证,凡用七种方法,以推求各地间的直线距离。地图绘成后,天下郡县的方位和远近皆得其真实情况,于是施用飞鸟法,细分四至八到为二十四至,并以十二地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个天干名和乾、坤、艮、巽四个卦名为二十四至的名称。即使后世郡县地图亡佚了,只要得到我这套飞鸟图,按二十四至在上面填布郡邑,马上就可以绘制出新图,丝毫不会有差错。
梦溪笔谈简介: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就性质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从内容上说,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参照沈括《梦溪笔谈》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肚皮舞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肚皮舞学创始人,邱颂·邱体诗创始人,邱隶·邱体字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禾木颂》《伏羲颂》《黄帝颂》《山东颂》《五一颂》《廿岁光阴》《生肖颂》《东极颂》《和颂二首》《芒砀山颂》《聊斋颂》《长白山颂》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