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浅谈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乌脚溪13-230
(2023-06-29 13:31:28)
标签:
情感文化 |
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乌脚溪原文:
漳州界有一水,号乌脚溪,涉者足皆如墨。数十里间水皆不可饮,饮则病瘴,行人皆载水自随。梅龙图公仪宦州县时,沿牒至漳州,素多病,预忧瘴疠为害。至乌脚溪,使数人肩荷之,以物蒙身,恐为毒水所沾。兢惕过甚,睢盱矍铄,忽坠水中,至于没顶乃出之,举体黑如昆仑。自谓必死,然自此宿病尽除,顿觉康健,无复昔之羸瘵.
部分注释:
1.漳州:今福建漳州。
2.瘴:瘴气,山林间湿热有毒、易致疾病的气。又称瘴疠。瘴疠:
zhàng lì。
3.梅龙图:即梅挚。字公仪,成都新繁(今并入新都)人。官至龙图阁学士。
4.沿牒:随牒,服从上级指派。犹今言职务调动。牒(dié)。
5.肩荷:用肩舆抬着。肩舆,即长竹竿夹椅子的代步工具。
6.睢盱矍铄:惊视害怕的样子。睢盱su x:
1.浑朴貌。2.睁眼仰视貌。3.喜悦貌。
7.昆仑:指“昆仑奴”,古人对南洋一带皮肤黝黑的人及非洲黑人的统称。
按:此水能染黑人体,大约是因为麦角碱含量过高。此种物质能使人得黑脚病,引起皮肤坏疽(j)。
8.羸瘵(léi zhài):病弱。
9 . 矍铄(jué
shuò):形容老年人身体好、精神旺盛的样子。兢惕: 戒惧。
白话译文;
漳州境内有一条河,叫做乌脚溪,蹚水过河的人,腿脚都会像被墨汁染过。数十里之间的水都不可饮用,饮用了就会得瘴气病,路过这里的人都随身自己带着饮用水。梅龙图公仪在州县为官时,调动到漳州,他素来多病,来之前就担心身体会更遭受瘴疠的伤害。至乌脚溪,让数人用肩舆抬着他过河,并用物品把全身蒙住,恐怕被有毒的水沾染。由于过分警惕,战战兢兢的,惊视水中,忽然掉了下去,以至于淹没了头顶才被捞出来,全身都黑得像是黑人。自以为必死无疑,然而从此以后,多年的旧病全都没有了,顿觉身体康健,不再像以前那样病弱,却又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
梦溪笔谈简介: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就性质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从内容上说,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参照沈括《梦溪笔谈》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肚皮舞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肚皮舞学创始人,邱颂·邱体诗创始人,邱隶·邱体字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禾木颂》《伏羲颂》《黄帝颂》《山东颂》《五一颂》《廿岁光阴》《生肖颂》《东极颂》《和颂二首》《芒砀山颂》《聊斋颂》《长白山颂》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