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后感 |
“当出现争议时,无需站在对立面,学会分享,双方就都可以看到问题的全部。”这是《重新认识学习》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重新认识学习》为凯茜.戴维森所著,作者是知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终身教育创新者和推动者,大学教授,曾荣获多项专业大奖。这本书揭示了我们对注意力盲视的误解,指出传统的课程设置、考试方式、职场设计和员工定位都不再适合扑面而来的数字时代,并从注意力的科学原理出发,用大量的研究、前沿教育案例展现了科技如何重塑我们的学习方式,深入剖析时代对个人素养的需求差距,通过揭示注意力科学背后的奥秘,提出“学习—忘却—再学习”的破而后立式学习模式和“因差异而合作”的多任务处理方法,引领人们从容应对未来巨变。另外,戴维森在本书中还分析了未来学校和未来职场的变化,描绘出科幻兼具真实感的未来图景,提出每个人有应该培养的17项未来素养,用对新技能和新领域的超强学习能力决胜未来。虽然语言专业有些难以理解,但案例相当丰富。
在书中我看到了很多打破传统模式的观点,比如:接受分心,迎接变化。生活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当我们感觉到被“分心”时,就是有新事情即将出现。没有分心,就没有强制性的打断和对差异的意识,我们就可以认为自己知觉到了全部的世界,但实际上,只是习得的我们专注的那一部分。只有当我们被一些不同于预期的东西打断时,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注意盲视中未看见的东西。从这里可见:分心是最好的创新工具之一。
再如:“当出现争议时,无需站在对立面,学会分享,双方就都可以看到问题的全部。”我们总会在出现争议时争得面红耳赤,其实换一种态度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在我们身边,一定有人际交往方面坦然和勇于表达自己的人,那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他们是怎么和别人进行思想观点碰撞的,注意他们用了什么技巧、怎么说话的,他们交流的结果是否是你期待的结果,以他们为榜样,在他们身上找信息,学习他们的行为风格,认识善于观察的动物,观察法是有效的,比如看电影,看书同样是强有力的观察学习来源。学会分享,双方就都可以看到问题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