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2020-02-09 13:08:27)
【内容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的背景下减负增效已成为社会热点.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我认为优化作业设计至关重要。作业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它是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道德与法治作业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它对养成学生某些优良品质有独特功效。
一、目前道德与法治作业现状分析
二.优化作业的目的和意义
结合我校的教学现状,应该说大部分教师是很敬业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起早贪黑,不得偷闲。可是,每次考试结束,却又使老师们大失所望。而且,还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讲:“这个问题我都讲了多遍了,你们还是不会。这种类型题我都讲烂了。”诸如此类,不绝于耳。同时,随着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入和学习科目的增加,掉队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普遍。这个问题也引起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也使我们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几年来,我们也做过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上述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学习一些名校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论,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少了,勇于探索的精神没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就微乎其微了。长期下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学习,也不愿学习,都是一群懒虫。鉴于此,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不改革,学校就不能更好的发展,不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就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为此,学校班子成员通过学习,进行反复研究,探讨与论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决定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一次深刻的变革,即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 “多元化作业的设计”(“多元化”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设计差异性作业、趣味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数字化作业、生活型作业)的课题,并在七八九年级进行试点,为了更深入全面推进“多元化作业的”教学模式,特制定《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三、多元化作业的界定:
作业设计是指教师科学挑选、合理编制、精心组织布置给学生作业。对学生而言,作业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和运用,能充分针对当堂或一单元内的重点和难点,落实三维目标;对教师而言,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是有效调整和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四、多元化作业研究的内容
1、全面实践优化作业设计,借助学校的整体推进,以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显著的改善,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的减负增效. 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的学习机会,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改变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调查作业现状:了解学生的作业态度、完成质量和负担等。
2、优化作业主体的研究,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设计差异性作业。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趣味性作业。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设计个性化作业。
3、优化作业内容的研究,本着 “少而有效”的原则,改变目前量多质低的现状。要根据不同的知识水平,设计差异性作业,要根据不同的兴趣,设置趣味性作业,要根据不同的情感体验,设计实践性作业,要根据时代特征,设计数字化作业,要根据学科特点,设置生活型作业。优化作业形式的研究,作业设计的形式可以有文字式、口头式、网络式,可以有调研式、实践式、反思式等形式。作业设计的参与者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可以有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供题教师择题布置、学生自主布置、学生互编作业等。
五、多元化作业的研究方法
第一,作业设计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贴近生活,学以致用。作业布置既要紧扣文本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业内容要能吸引学生步步深入,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第二,作业设计要注重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张弛有度。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教师要心中有数,张弛有度。教师须把握重点,突出难点,这样才能进行科学安排,合理布置作业。在数量上要有弹性,难易程度上、数量广度上要合理地调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既有效缓解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又提高优等生的探求能力。设计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新知识并成为拓展、深化知识的基础。
第三,作业设计要因材施教,适当渗透合作探究型作业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呈现出个体差异。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作业要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从感知认识到熟练掌握,再到创造性地运用,循序渐进,逐步加深。作业可分为三类:一是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二是基本题有较大变化或带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三是反映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强化、优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多样性。
第四,作业设计要体现开放性,多元化,启发创新的特点。开放性、多元化作业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作业,是教师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产生不同答案的作业。教师只有在作业设计时注重开发和拓展,才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空间,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良好的载体。而富有启发性的作业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促使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兴致勃勃地做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打破陈规、创新思考,在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发展。如: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作业;在完成作业的方式上有所变化;提供思辨色彩较浓厚的练习,等等。这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乐趣,高效完成作业。
六、“多元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结果:
(1)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设计差异性作业。
(2)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设计趣味性作业。
(3)从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出发,设计实践性作业。
(4)从学生生活的时代出发,设计数字化作业。
(5)从学科特点出发,设计生活型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