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2020-02-09 13:08:27)

   《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课题研究论文

                    隆坊中学——党阳阳

【内容摘要】  作业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现状是学生的作业内容封闭僵化,重点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从而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本真,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与课程标准相差甚远。所以,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设计的种种弊端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健康成长,优化设计多元化作业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势在必行。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作业、多元化、生活化

新课改的背景下减负增效已成为社会热点.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我认为优化作业设计至关重要。作业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它是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道德与法治作业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它对养成学生某些优良品质有独特功效。

一、目前道德与法治作业现状分析

    目前,道德与法治作业的内容封闭僵化,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方式单一;作业目标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是作业的主体,在作业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感兴趣,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究的成功享受。但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中,学生面对作业感到的是压力是困惑,学生敷衍作业照抄作业或者干脆不交作业的现象极其普遍。据调查:大约20%的学生表示讨厌写作业,因而经常完不成作业;60%%的学生是在敷衍作业,因而作业出错率极高;只有20%的优秀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为了考个好成绩而已。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种种弊端,影响到了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质量,优化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势在必行。 通过认真思考,我校提出了“多元化作业”的作业设计策略,要求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打开师生的创新思维,活跃课堂,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真情实感的人,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收获到了知识,还能够快乐的成长,充实自己所走过的生命历程。

二.优化作业的目的和意义

结合我校的教学现状,应该说大部分教师是很敬业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起早贪黑,不得偷闲。可是,每次考试结束,却又使老师们大失所望。而且,还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讲:“这个问题我都讲了多遍了,你们还是不会。这种类型题我都讲烂了。”诸如此类,不绝于耳。同时,随着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入和学习科目的增加,掉队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普遍。这个问题也引起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也使我们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几年来,我们也做过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上述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学习一些名校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论,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少了,勇于探索的精神没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就微乎其微了。长期下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学习,也不愿学习,都是一群懒虫。鉴于此,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不改革,学校就不能更好的发展,不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就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为此,学校班子成员通过学习,进行反复研究,探讨与论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决定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一次深刻的变革,即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 多元化作业的设计”(“多元化”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设计差异性作业、趣味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数字化作业、生活型作业)的课题,并在七八九年级进行试点,为了更深入全面推进“多元化作业的”教学模式,特制定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三、多元化作业的界定:

作业设计是指教师科学挑选、合理编制、精心组织布置给学生作业。对学生而言,作业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和运用,能充分针对当堂或一单元内的重点和难点,落实三维目标;对教师而言,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是有效调整和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四、多元化作业研究的内容

1、全面实践优化作业设计,借助学校的整体推进,以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显著的改善,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的减负增效. 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的学习机会,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改变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调查作业现状:了解学生的作业态度、完成质量和负担等。

2、优化作业主体的研究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设计差异性作业。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趣味性作业。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设计个性化作业。

3、优化作业内容的研究本着 少而有效的原则,改变目前量多质低的现状。要根据不同的知识水平,设计差异性作业,要根据不同的兴趣,设置趣味性作业,要根据不同的情感体验,设计实践性作业,要根据时代特征,设计数字化作业,要根据学科特点,设置生活型作业。优化作业形式的研究,作业设计的形式可以有文字式、口头式、网络式,可以有调研式、实践式、反思式等形式。作业设计的参与者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可以有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供题教师择题布置、学生自主布置、学生互编作业等。

五、多元化作业的研究方法

第一,作业设计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贴近生活,学以致用。作业布置既要紧扣文本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业内容要能吸引学生步步深入,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第二,作业设计要注重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张弛有度。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教师要心中有数,张弛有度。教师须把握重点,突出难点,这样才能进行科学安排,合理布置作业。在数量上要有弹性,难易程度上、数量广度上要合理地调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既有效缓解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又提高优等生的探求能力。设计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新知识并成为拓展、深化知识的基础。

第三,作业设计要因材施教,适当渗透合作探究型作业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呈现出个体差异。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作业要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从感知认识到熟练掌握,再到创造性地运用,循序渐进,逐步加深。作业可分为三类:一是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二是基本题有较大变化或带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三是反映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强化、优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多样性。

第四,作业设计要体现开放性,多元化,启发创新的特点。开放性、多元化作业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作业,是教师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产生不同答案的作业。教师只有在作业设计时注重开发和拓展,才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空间,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良好的载体。而富有启发性的作业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促使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兴致勃勃地做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打破陈规、创新思考,在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发展。如: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作业;在完成作业的方式上有所变化;提供思辨色彩较浓厚的练习,等等。这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乐趣,高效完成作业。

六、多元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结果:

1)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设计差异性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中都要动起来,根据不同的知识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让每个人都参与学习、体验学习,收获知识。

2)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设计趣味性作业。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模和心理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参与学习。

3)从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出发,设计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是一种开放性作业,要善于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素材,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德育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融入社会,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在生活实践中感知知识的力量。

4)从学生生活的时代出发,设计数字化作业。

    数字化作业要求学生要与时俱进,学会运用网络等媒体进行数字化学习,让学生畅游在广阔的时空中,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

5)从学科特点出发,设计生活型的作业。

    道德与法治课程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回归生活,要及时利用社会热点来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智商,将书本、课堂外的生活引入作业,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有所感、有所悟的目的。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布置,关键是教师如何实现课程作业的创新,不但要注重作业的数量,更要注重课程的育人本真。在学习掌握大量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深入课堂,实践考察,询问总结,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有效地落实了课题研究工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落实和优化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