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思想转化方法研究》后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019-11-25 15:32:51)
标签:
教育 |
《后进生思想转化方法研究》后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万花学校课题组
调查时间:2019年10月
调查目的: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我们必须更加关心后进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有义务关注他们,给他们关爱,呵护他们心灵,使后进生愉快的学习、生活。
调查对象:五、六年级
调查背景: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一部分成绩差、行为习惯也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教育工作中最难也是最苦的“差事”就是后进生工作,但这是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必须而且长久面对的问题,决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一个班级的管理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后进生的管理。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将直接影响班风甚至校风。针对我校几年来依然存在的后进生现状情况,我在我校三个年级中选取了40名后进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而对后进生转化工作提出建议与意见,同时也为更好的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真正践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名言。
调查方法:
1.调查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法、谈话法、现场调查法。
结果分析如下:
1.绝大部分有人负责孩子的学习但父母缺乏稳定的工作相应的知识水平也较低、不能担起辅导的责任;大部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过重的家庭劳动;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但比较溺爱他们。
2.班级里贪玩的学生比较多,课堂纪律不太好,这些学生自觉性比较差,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对于老师的讲课他们还有不能完全听懂的地方,老师对他们的提问也还不够多。
3.大多数后进生还是喜欢上课的,且有点进步,但上课发言还不够积极。有进取心,但怕动脑筋,学习不能持之以恒。
发现的问题及结论: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有调查、统计和分析,通过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后进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
相应对策:
(一)科任教师——因材施教
1.建立后进生自信心是转化成功的关键。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离不开教师的尊重、信任和关爱。后进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和自卑的心理状况。教师只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表现出欣赏的态度,积极肯定的评价,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是一个“我能行”的人。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做到每天或每堂课在班级或私底下表扬后进生。
2.关爱融洽师生关系。情感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美好的东西。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个后进生,从思想上爱护,在生活上关爱,在学习上帮助他们,不歧视,不打骂,利用课余时间多与之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3.少指责,多激励。教师善于应用激励这一剂医治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重新唤起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信心。教师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那怕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一是语言激励,如一位后进生举手发言而受到某教师表扬后就对该科学习产生兴趣;一是评语激励,如在学生作业里恰如其分地写鼓励性的评语;一是活动引导,如利用“成语接龙”、“趣味数学”等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造成功条件,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
教师对后进生因材施教,优差生分级要求,让他们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其做法为:
1.降低学习要求。学习要求降低了,其获得成功了,因此有效地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2.讲求教学层次。讲究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讲求教学层次,如对优差生分层次地质疑问难。让优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进”,从而增强了后进生的信心。
3.减轻作业难度。适当地减轻后进生的作业难度,让他们从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4.降低评分标准。评分标准降低了,他们在作业或考试中同样尝到了甜头,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5.给了后进生表现的机会。教师发现,后进生在学习成绩上差,但他们的某一方面有特长和爱好,教师因此恰当地给予后进生表现的机会。教师对热爱劳动的学生就给予肯定,让会唱歌的参加歌咏比賽,让绘画较好的展示其作品,让做体操做得好的参加学校体操比赛来为班争荣誉,等等,让其在赞扬声中感到自豪。并适当地引导他们在学习上发扬那种拼搏精神,追求学习进步,全面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师常常培养后进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上课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培养积极思考,深入思考的习惯;培养一丝不苟的作业习惯。现在许多后进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用老师督促也能自觉地学习。 (四)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教师“授之以渔”,侧重交给学生如何预习,上课时如何上好课,如何思维到位,如何记笔记,下课后如何复习巩固,等等。许多后进生明白了应该如何学习,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