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微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19-12-08 20:35:24)
分类: 文档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微课题

研究工作报告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小学  李梅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流传下灿若繁星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古诗词,蕴藏着中华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浓缩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流淌在每个华夏后裔的血液中,对每个中国人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古诗词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内涵幽远,学生在诵读古诗词中提升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人格,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1、理论价值

古诗词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培养小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学习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深刻的渗透着情感、审美、情境教育等重要内容。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其次儿童正处在记忆力、想象力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让儿童多读古诗词,不仅可以培养儿童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有效的促使智力的发展,使儿童终身受益,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只有感知美,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使国学经典得以传承。

2、现实意义

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深刻的渗透着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情境教育等重要内容。诵读古诗词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诵读可以积累诗词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水平;诵读古诗词感悟诗词的爱国思想,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爱国热情。

二、课题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1、学校领导和同事的支持。课题实施以来,学校领导极力支持,提出指导性建议,安排骨干教师指导、完善课题的实施和补充。同事间极力配合,在活动时积极参加,对课程及时调整。

2、学生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在家庭诵读氛围的建设中家长都能和孩子一同诵读,并上传微信群,有能力的家长能对诵读进行点评。

在诵读诗词课题的带动下,同学们不仅限于课本中的诗词,大量诵读课本外的诗词,有部分家长在孩子的带动下也爱上中国古诗词。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组织学生收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第四季,让孩子们知道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以武亦姝、邓雅文为榜样引导孩子爱上古诗词。

2、为大力烘托一个学习古诗词的良好氛围,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我班每周一、三、五定为“古诗词诵读日”,“诵读诗词经典,领悟圣贤智慧”。在读的时候跟着“大家”读,播放著名配音演员徐涛、濮存晰、任志宏、海霞等诵读古诗词的视频,跟着读出韵律、读出情感。

3、配乐、配画读,读出意境、读出思想。中国古诗词原来就是用来吟唱的,她和中国古典民乐就是绝配,古诗词配上箫、笛、古琴、筝、琵琶等的中国古典背景音乐,再配上相应的中国水墨背景图,孩子们在跟着读的时候,孩子们的脑海中一下子就会浮现一副当时的画面,和诗人产生共鸣,诗词的意境也而然的流露出来,更能体会作者的感情。

4、接龙读,全家读,读出快乐、读出氛围,读出生活、读出和谐。课堂上组织孩子接龙某一位诗人的诗词,孩子们会提前搜集这位诗人的诗词,了解诗人的生活时代、创作背景等,积累了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活动的开展,孩子养成了自觉利用课余时间诵读的良好习惯,形成了“你诵、我诵、大家诵”的“诗词伴我行”文化氛围。   

5、对于要求小学生们必背的古诗词,摘录出来坚持每日一诵,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利用早读前五分钟时间进行经典古诗词的诵读,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每周五定为家庭经典诵读日,家长和孩子进行经典诗词诵读展示活动,录制音视频上传到微信群,分享诵读的快乐,感悟诗词的魅力;两周举办一场诗词诵读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诵读,增强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这些活动如春风细雨,滋润孩子心田,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效果。

6、为营造良更好诵读氛围,在教室的板报上每周摘录两首孩子们喜爱的诗词,配以图文、作者简介,有时还配上书法作品,体现了诗词、绘画、书法的融合之美,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又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诵读和理解。

7、仿写诗词,编撰成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在活动的过程中渗透诗词韵律、格式等知识讲授,鼓励学生写诗填词。先从学习仿写古人的打油诗、自嘲诗开始,我们仿写时教育学生,不要刻意要求韵律、对偶、也不要恳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效果,根据原诗的创作环境,对照当前事物进行仿写,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学生就有创作的想法,为深入研究中国古诗词做好启蒙,打好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影响

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课题研究的这半年来,在诵读诗词的影响下,我们班的孩子在课余时间把《中国诗词大会》一至四季细心再次进行了观看,对中国诗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部分同学每天都要读一会儿唐诗,课余孩子们自己小范围的开展诗词接龙游戏,还能绘声绘色的诵读诗词。现在全班的孩子都爱诗词,爱读诗词,并对生字、生词主动查阅工具书,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更浓厚了,涌现出一批爱好古诗词的孩子,发现一批诵读水平高的学生,出现一批爱仿写诗词的孩子。

2、学生的诵读兴趣高了,常常三三两两的组织课外诵读,阅读量和记忆力也有一定的提高,背诵诗词、课文的速度比以前有巨大的进步。

3、学生的语感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朗读中语速、断句、语气的把握上有长足进步。

4、学生在全员参与的诵读活动中,让每个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也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自信和个人认同感。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5、学生的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古诗词中有包含许多民俗节令,孩子既读了诗,又了解到我们的传统民俗;一路走,一路读,古诗词中的哪些名山胜川,古都丽景,都会变得更立体,更形象。

6常言道教学相长,我本身就喜爱古诗词,尤其是“宋词”,课题研究以来,“逼迫”自己对诗词更深入的研究,对格律、意境、作家和历史进行学习。反复收看、收听康震、蒙曼、郦波的诗词讲座,自己的诗词知识也在一天天增长。

7、形成班级孩子仿写古诗词集《小荷才露尖尖角》。

8、完成王维的《山居秋暝》诵读教学公开课和论文《浅谈小学生诗词诵读的教学》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