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19-09-03 13:11:4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延安希望小学课题研究组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大部分的农村青年人跟着进城的潮流来到了城市,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只能让未成年的孩子留在老家,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大部分家长是文化沟居民并且没有稳定的工作及收入(原不属于城市居民),很多家长不得不到一些大、中型城市打工谋生,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成为我校教师面临的复杂问题,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还在壮大。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并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选题的意义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及时救助保护处于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力等危险处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有效遏制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事件,保障留守健康成长,为加强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效果,加深社会各界对《意见》的理解和认识,把留守儿童问题提到国家的战略高度,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加强和进一步完善的机制主要任务。

(二)学校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这一群体健康成长,也是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更是构建和谐校园和新时期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基于以上社会现状, 我们提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经研究》 课题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

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于:认知偏激,内心迷茫;亲情饥渴,孤独焦虑;意志薄弱,冲动易怒;性格孤僻,行为极端等。根据我校留守儿童的实际和心理发展的需要,我们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情绪心理、意志心理、交往心理、学习心理、考试心理等教育内容。同时,教师对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加关注并给予心理疏导和行为上的矫正,因为我校是九年制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大,我们要兼顾到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构建适合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四、研究方法

以家校合作共育为手段,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家长认识,充分利用春节、农忙等民工返流契机,向家长倡导科学育人,鼓励家长与亲子互动,多打亲情电话,多写亲子书信。建立“代理家长”制度满足留守儿童爱的需要。代理家长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辅导,侧重于生活上的关心指导、思想上的教育引导、情感上的启发诱导。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定期与家长通电话,达到相互沟通,汇报孩子在家里和学校的表现。

五、课题组织机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1)课题负责人

都小华:一级教师  从教19年  40岁  汉语言文学专业  担任延安希望小学校长

2)主要参与者

 李改玲:一级教师  从教24年  42岁    汉语言文学专业  

高晓红: 一级教师  从教23年  42岁  汉语言文学专业

王学玲: 一级教师  从教19年   38岁  汉语言文学专业

刘娜: 一级教师   从教20年  41岁  汉语言文学专业

王红: 一级教师   从教28年   47岁  汉语言文学专业  

柳玲: 一级教师   从教21年   41岁   汉语言文学专业  

周彩梅:一级教师 从教18年   37岁   汉语言文学专业

刘晓莉  一级教师 从教24年   42岁   汉语言文学专业

六、课题分工

我们的课题任务分工明确,具体如下:、都小华、李改玲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并且主持课题立项工作会议;周彩梅、刘晓莉、王学玲主要制定符合本校留守儿童实际情况的问卷调查表以及相关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同时完成论文《留守儿童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柳玲负责收集和整理中期研究成果、小结材料并且完成《农村留守儿童监管方式的情况分析》;王红负责结题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并由高晓红协助完成《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最后由教课研组申请结题。

七、研究进度

 2019年1月至4月主要完成以下四项任务

(1)提出初步方案并明确研究对象:

2)成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研究”实验与研究课题领导小组,确定研究人员。

3)学习相关理论,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4)根据本校留守儿童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问题检测,为实验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主要以下五项任务

   1)召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研究”课题开题会。

   2)教师通过网络,书籍多种途径自学儿童心理学知识,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探讨。在此过程中进一步论证并完善实验研究方案。

   3)发动全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组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诗朗诵,手抄报,文艺表演等活动,教师不定时的进行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向,学校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及时反馈活动效果以便完善我们的方案。

  4)对实验的阶段性成果及时进行总结与评价,要有过程性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实验教师写好中期研究成果总结报告,并进行成果交流展示。

   5)对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观测,进行多方面的效果评价。

   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的任务如下

  1)收集资料,总结课题成果,进行课题研究材料汇总。完成结题报告并撰写论文。

   2)召开总结汇报会,在学校内部推广实验研究成果。

  八、预期成果

    我们的阶段性成果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问卷以及数据分析表;各种会议的会议记录、图片资料;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卡、班主任家访记录、留守儿童谈心记录;学校组织的有关留守儿童活动的方案、图片等、留守儿童的成果展示;

 

                                   延安希望小学课题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