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枣园中心小学
高艳琴
课题研究共分三个阶段,现已完成了一个阶段,正在进行下一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9年4月—2019年7月)
1.申报课题,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确定研究课题。
2.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
3.研究图形教学的当前现状,挖掘数学学科及教材中可以利用的图形教学的资源。
4.做好课题实施前的各种准备,完成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及相关的工作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二)实施阶段(2019年8月—2019年10月)
为中期研究阶段。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时期,通过网络、书籍、文献资料等途径收集大量的理论资料,为研究提供大量事实依据。
1.启动课题研究,定期举行公开课活动;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并请优秀教师指导,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进一步加强学习,对每次的课例进行反复推敲、反思,对学生学习图形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并对研究情况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以此指导课题教学,并撰写相关案例、论文。
3.根据预设的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研讨活动,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档案工作。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的教学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了一些解决的办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通过我们的反思、总结,探索了一些今后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
问题所在:
第一:小学生所接触的事物较少,所接触的信息面窄。造成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差,对于抽象的图形有着畏难、浮躁和排斥情绪,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第二:受教师教学经验所致,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过程中,自己演示的较多,而让学生自己操作和思考的较少,没有在课堂中真正激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且呈现的图形比较单一,造成学生没有感性材料支撑,使得学生所拥有的表象不稳固。
第三: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低沉,没有形成“空间与图形”学习中不断探索和积极进取的氛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的思维,更没有发展学生的空间感。
改变措施:
1.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的情境创设中,尽量列举学生现实生活中所能接触的事物,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地融合,既建立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建立起图形的活生鲜明的表象。
2.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教师的呈现和推导,把时间和机会还给学生,多给学生操作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能借助操作进行比较、分析与综合。从而使他们能从抽象的“空间与图形”中认识本质,并找出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的办法。
3.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能地创设出优化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动态模拟,使学生迅速而准确地建立概念、性质,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帮助学生拆除具体直观与空间想象之间的屏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建立起空间观念。
以上是我的课题中期小结,希望通过努力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形成报告,为教师更好地教学,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一点帮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