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研究方案
(2019-09-24 15:01:57)《四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数学作业布置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作业是对教学效果最简单最直接的反馈。然而,我们教师布置作业却仍要求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这种统一题目,统一布置,统一标准的单调陈旧做法忽视了学生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既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也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致使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因为不会做题而抄袭作业、不交作业,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作业分层设计迫在眉睫。我们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要求和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布置不同层次又切合学生实际的作业,不但让优等生吃得饱,也要使中等生吃的好,学困生吃得了,“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使教师树立作业分层设计的意识,掌握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提高因材施教的水平。
2.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出现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乐于完成的作业,从而激活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有效地、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解题的能力,转化学困生,培养优等生。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二)研究的内容
1.调查我校四年级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形成调查报告。
2.对我所教班级学生合理分层。
3.作业和练习分层设计。
三、课题研究对象和方法
1.调查研究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四年级学生和数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目前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形成报告。
2.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并参考网上如今类似课题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身的方式方法。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实验,边反思,边完善。通过本人所教授的班级,对作业分层设计进行实践研究,研究教师在作业分层设计中的作用,研究学生在作业分层设计后的实际效果。
4.个案研究法:将所教班级学生分为A、B、C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数名同学进行分析与对比,从多方面探讨对实施数学作业分层措施后的成果。
5.经验总结法:结合自己和数学组其他教师的有效经验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不断调整、完善方案。
四、实施步骤及研究措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年4月——2019年5月)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新课标和资料查询,广泛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准备。
2.制定调查问卷,对我校四年级学生数学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访谈,对我校数学教师的作业设计进行调查,了解目前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形成调查报告。
3.确定课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年6月——2019年11月)
1.制定具体可行的分阶段研究计划,有序开展活动,深入研究。
2.根据学情研究作业内容和形式,上课题实验课,听评组内教师对当堂作业分层设计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与学生谈心关注学生表现,及时进行反思、总结。
3.通过第一次中的反思、总结,制定二次方案。
4.实施二次研究和实践,继续听评课,对第一次听课过程中指出的问题看是否改进,并及时反思、补充。
5.经过一段时间实验后,在班级内进行一次作业展评,比较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与之前相比有何变化。
6.开展知识检测活动,检测学生的个人成绩和班级整体成绩的变化情况。
7.及时和学生交流,总结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研究中的不足,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
8.通过组内交流分析,找到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内容和形式。
9.围绕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撰写心得体会和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12月)
1.对前期的材料及实践记录,进行整理,统计,并做出详细分析整理好研究过程中的材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形成课题研究总结。
2.展示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材料、课例、论文等成果,在教学中尝试应用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成果。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五、预期成果
课题的成果预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论文对这些问题进一步阐述,提出有效的策略。
2.结题报告公布研究成果。
3.课题成果的呈现:
《四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
六、援助要求
1.希望得到大量的示范课课例的支持,从中总结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分层设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希望能得到学校的支持外出学习,以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3.希望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能得到上级教研部门的立项支持,使这项研究能深入持久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