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紧固件常见问题及解析

(2019-10-09 14:18:28)
紧固件在市场上也称为标准件,是一种可以将两个或者多个元件以机械方式固定或者粘接在一起的机械元件,本文主要介绍一些紧固件常见的问题,大家共同了解一下。
一、螺栓螺母如何拧紧
使用螺栓螺母配合的螺纹连接是紧固件应用中最常见的,为了保证连接的强度,一般都会采用自锁螺母,或是使用额外的机械锁紧来防止发生松脱。螺纹紧固件的安装也十分简单,只要保证有足够扭力来实现接口处的预紧力即可,但是仍然会有很多人不确定是应该通过螺母或是螺栓头来拧紧。
、拧紧时是应该对螺栓头还是螺母施加扭矩呢?、对螺栓头或螺母施加扭矩,二者是否是相同的结果? 其实这没有固定的答案,在某些情况下,将螺母固定到位的同时拧紧螺栓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在有些应用情况下,拧紧螺母是唯一可行的判定的标准取决于应用情况(凸焊螺栓或者凸焊螺母)、产品本身结构,以及材料和安装条件。紧固件常见问题及解析
在某些应用中您可以对螺栓头或螺母施加扭矩并保持紧密连接;而在下面这些应用条件下,恐怕只能对其中的一个部件施加扭矩:1、干涉配合在干涉配合的孔中,应该对螺母施加扭矩进行安装。
2、螺栓头与螺母有不同的形状和直径当螺栓头与螺母的形状不同(比如六角头螺栓配方形螺母)或直径明显不同时,最好在承载面较小的一侧施加扭矩。例如,如果螺栓头小于螺母,则应该对螺栓头施加扭矩。可以简单理解为小处发力,大处承力。
3、不同的材料当需要将两种不同材料夹紧在一起时,最好在摩擦系数较低的材料上施加紧固力,也就是说在可能产生最小摩擦力的一侧施加扭矩拧紧。
4、长螺栓应用当扭矩施加在很长的螺栓的头部时,非常容易发生扭转卷绕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螺母施加扭矩将有助于避免该问题的发生。  有这样一种应用,螺母是带法兰的螺母,而螺栓头却没有,也就是说螺母一侧的摩擦半径比螺栓头一侧要大。紧固件常见问题及解析
如果紧固扭矩是在要拧紧螺母的情况下确定的,那么如果使用该扭矩对螺栓头进行拧紧的话,则可能会发生过载问题。通常,将近一半的扭矩需要用于克服紧固表面下的摩擦力,因此较小的摩擦半径将导致更多的扭矩进入螺纹连接处并因此而发生过度紧固问题。  反之亦然,假定扭矩是根据螺栓头拧紧而确定的话,如果拧紧螺母的话,也就是说将扭矩施加在了摩擦半径更大的一侧,这会导致输入螺纹连接处的预紧力不足,而可能会引起松脱的问题。
二、为什么使用垫圈?
垫圈是非常常见的标准件,我们经常会在螺栓与螺母这类螺纹连接的紧固过程中发现垫圈的身影。甚至可以这么说,垫圈总是与螺栓或螺丝这类螺纹紧固件配合使用。紧固件常见问题及解析
为什么要使用垫圈呢?、如果基体材料非常软,那么在螺栓或螺丝拧入的过程中会导致基体母板材料的表面受到损伤。通过使用垫圈,可以将这个挤压力分布在更大的区域里,避免对母板表面的伤害。
、如果基体材料非常软,而且安装紧固件的孔周边已经发生损坏,那么在紧固件拧入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拉穿失效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施加在拧紧过程中的力足以将紧固件拉过材料母板,而垫圈的存在则有助于产生较小的聚集压力。
当螺栓或螺丝拧入的母板表面不够光滑、平整时,紧固件的头部很有可能被卡住,通过使用垫圈,可以保证螺栓或螺丝的表面滑动而使安装变得更加简单。
、一些垫圈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防止螺母发生松脱的功能。我们俗称这类垫圈为锁紧垫圈,在结构形式上有很多种,开口型、星型以及波浪型等等。这类锁紧垫圈需要与螺母配合一起使用。由此可见,除了特殊设计的锁紧垫圈以外,其余垫圈多是为了将载荷分布在螺栓头和螺母面下,也就是说,垫圈对于连接结构来说,只是起到了分散载荷的作用。  螺纹紧固件在安装后发生松脱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横向载荷引起的,因为它会导致接头发生滑动,因此我们总是强调预紧力的重要性,足够的预载荷可以有效避免接头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进而避免松脱的发生。但是,对于螺纹紧固件的安装来说,有效地控制预紧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使螺纹规格和安装工具等都没有变化,不同的操作人员同样可能会造成预紧力不足的问题发生。 此外,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当使用垫圈进行安装时,垫圈不是保持固定不动的,它是可以沿着螺纹紧固件的轴线旋转的,而这必定会影响扭力的输入,进而影响到预紧力。 近年来,法兰紧固件的使用逐渐增多,因为法兰同样具有合理分散载荷力的能力,而且消除了上面提到的旋转问题,因此法兰紧固件才会逐渐替代垫圈的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