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七月》
《七月》出自《诗经·国风·豳风》,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共八章。“所言皆农桑穑之事。”(方玉润《诗经原始》)诗中所叙述之生产生活约在今咸阳彬州、旬邑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
诗的咏唱者是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劳动时间长,强度高,一年四季忙不到头,田间耕作,山上畋猎,河里凿冰,不得半点空闲,到头来,劳动成果被掠夺,剥削者拿大头,自己仅能果腹。他们既要以时耕作收获,又要义务服公家劳役。自己住着破屋子,却要给剥削者修缮房子。既有身体之累,又有心中之苦。采桑采蘩之际,还要忧心公子哥的欺负。读着让人感到辛酸、苦楚而无奈。
全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叙述为主,叙中饱含感情,多用对比,比中发出控诉。在习以为常的平淡诉说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沉重压抑扑面而来。
当然,这首诗的保存和流传,让我们隔着时空也能感受到这块土地上先民们四时辛勤劳动的具体情景,这也是非常珍贵的。
试意译如下:
七月的时候,火星西沉,天气转凉,
九月的时候,就要准备御寒衣裳。
十一月的时候,寒风渐起,
十二月的时候,寒气凛冽。
没有袍子和粗衣来御寒,
怎么熬过这一年!
正月的时候,就开始整修农具,
二月的时候,已经迈步下田。
连妻子儿女也不得空闲,
吃饭都要送到南田,
这一切,田官看到喜开颜。
七月的时候,火星西沉,天气转凉,
九月的时候,就要准备御寒衣裳。
春日里,阳光和暖,
黄莺鸟叫声不断。
姑娘们扛着大深筐,
沿着小路去采桑,
桑柔叶嫩蚕才吃着香。
春天里的日头,舒缓又漫长,
除了桑叶还采白蒿人更忙。
采着采着姑娘们暗自忧伤,
忙着农活还担心遭公子们的殃!
七月的时候,火星西沉,天气转凉,
八月的时候,芦荻长成,割编蚕筐。
蚕月里,开始修剪桑树枝条,
提着那斧子,
截断太高的长枝条。
再用那绳子拉定嫩枝条。
七月的时候,伯劳鸟叫声不断,
八月的时候,绩麻纺线。
染黑染黄,眼花缭乱,
我的大红色最为鲜艳,
织好布为公子裁剪衣衫。
四月的时候,师姑草结子,
五月的时候,众蝉鸣嘶。
八月的时候,收获早稻子,
十月的时候,掉落树叶子。
十一月的时候,捕捉貉子,
逮住狐狸,剥下皮子,
这是给公子做皮袄的好皮子。
十二月的时候,搭帮结伙,
一块儿去打猎。
捉到的小猪才留给自己,
三岁的大猪献上公堂。
五月的时候,还能听到斯螽振动双股,
六月的时候,只能听到纺线虫振动双翅,
七月的时候,虫子们在野外,
八月的时候,虫子们进了屋,
十月的时候,蟋蟀已经躲到我床底下了。
填塞屋子的窟窿,烟熏房里的老鼠,
堵住朝北的屋窗,泥涂户门的边框。
叹一声我的老婆孩子啊,
今年过年,
我们就在这里凑合吧。
六月的时候,能吃郁李子和黑葡萄,
七月的时候,能煮葵苗和豆子。
八月打枣,
十月收稻。
酿好春酒,
以求长寿。
七月吃瓜,
八月摘葫芦。
九月拾麻子,
再采点儿苦菜,砍点儿椿木柴火,
就靠这些养活我们农夫。
九月的时候铺筑打谷场,
十月的时候庄稼收进场。
早熟的稻子晚熟的高粱,
还有那谷麻豆麦都进了场。
叹一声我们农夫啊,
收完庄稼,
还有宫中事要忙。
白天去割茅,
夜里要搓绳。
再急匆匆缮屋修房,
到春天又得开始播种忙。
十二月的时候咚咚凿冰块,
正月的时候冰窖来收藏。
二月的时候祭祀早准备,
献上羔羊和韭菜。
九月的时候降下霜,
十月的时候收拾场。
准备两壶酒,
再杀那羔羊。
到了公家堂,
酒杯举头上,
祝一声万寿无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