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析
(2019-05-20 16:07:20)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析
一、本单元重难点
1、读好长句子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读书的时候一顿一顿的,你让他连贯起了,他就唱读。因此,在《端午粽》和《 彩虹》的课后题目中,同时提出了“读好长句子”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前一篇课文《夜色》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长句子,在课堂上要引领学生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端午粽》一课要对长句子的朗读做重点指导,学习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教学《彩虹》一课时,要指导学生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且能够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和情趣。这三课关于读好长句子的要求来看,就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者所说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梯度性。正如教材编者熊宁宁所言:本套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这样的安排,不仅考虑到了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
2、语言的积累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
积累包括词语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词语的积累有常见词语的积累,如,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语,归类识记带月字旁的字,积累“X来X去”的词语。在《端午粽》这篇课文里,出现了“青青的、白白的”此类叠字的词语,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归类积累。《静夜思》《寻隐者不遇》要求学生能够朗读、背诵。
二、
本单元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如,《夜色》一课“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可引导学生猜读:“我”会看到什么,以为是什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开去。如,学习了《端午粽》后,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端午节的故事;学习了《夜色》后,搜索自己曾经怕黑的经历,是怎样克服这种心理的。 在语文园地里的“和大人一起读”,让学生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读正确、读流利,并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三、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认识46个生字、四个偏旁,会写28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归类积累“X来X去”,尝试说这样的词语。
4、朗读《静夜思》并背诵积累。
5、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6、语文园地四 识字加油站
(1)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2)
(3)学习书写“主、门、书、我”四个带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
(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