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名著共读之二十一——《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2021-01-02 16:46:45)
标签:
文学科普历史 |
分类: 初中学生推荐阅读名著 |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想说爱你不容易
嫦娥五号去月亮上挖土时,我艰难地啃着《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探月返回很兴奋,我的阅读却很辛苦。正如亚歌老师所说:中国优秀的科普作品太少,一则我们缺这种科学大师,二则对科普工作的看法不一。即使现在有很大改善,但可以传世的科普作品极少。《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作为一本科普读物,作者借助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翻跟头的故事,阐述日地距离;采用绘制图形或表格的方法进行介绍,比单纯的文字说明更一目了然,让复杂的科学知识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用手指的例子非常清晰地解释清楚了“视差”的概念,如此等等,作者在讲述的生动趣味性上做了很多努力,但专业性仍然太强,通俗性不足,想说爱它不容易。
序曲——从郭沬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引人,简要介绍星座的概念、划分与命名的有关知识。
大地的尺寸——西方科学家在研究星星的距离的过程中,首先弄懂了地球是圆形的,并且初步测出了地球的周长;接着中国唐代科学家第一次进行了子午线的实测工作;后来的科学家们利用三角网,测定出了子午线的长度,更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形状。
明月何处有——公元前3世纪小亚细亚的阿里斯塔克初步推算出了月球的大小,指出地球不是字宙中最大的天体;希腊的天文学家伊巴谷初步测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和他的学生拉朗德利用三角法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后来的科学家先用雷达、再用激光精确地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太阳离我们多远——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中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接着介绍“视差”的概念,意大利天文家卡西尼领导筹建了巴黎天文台,并测量出了火星视差,后来天文学家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测定了大阳视差。
间奏:关于两大宇宙体系——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完成了巨著《天体运行论》,布鲁诺支持他的这一观点。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金星绕着大阳转,观测视角伸向了银河系。
测定近星距离的艰难历程——人类弄明白了:恒星原来并不是“固定的行星",满天的星星原来离我们有近有远,地球绕着大阳转动;科学家布哈雷泛舟泰晤士河上的时候,倜然发现恒星位置偏移是由于光线的运动和地球的公转所合成,弄清楚了什么是恒星的“视差”;介绍光年"的概念,科学家们利用先进仪器测定恒星视差,“日心说取得胜利;天文学家们利用三角法测定出了恒星视差。
通向远恒星的第一级阶梯——介绍星等对测定恒星距离的作用、恒星光谱的分类知识、赫罗图和利用赫罗图推求恒星视差的“分光视差法”、分光法的妙用;
再来一插曲:银河系和岛宇宙——从德漠克利特到康德,几位思想家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论出了“恒星系统的存在,赫歇尔兄弟发现了银河系的存在,科学家们发现了大小麦云和仙女座大星云的存在。
通向遥远恒星的第二级阶梯——介绍变星的概念和发现的变星,一根新的测量标杆“造父视差”出现,介绍球状星团和银河系的大小,介绍发现的河外星系和星系团。
欲穷亿年目 更上几层楼——利用新星或超新星测定某些天体的距离;更远的天体的距离可以利用亮星来测量;对远得无法分辨其中的单个恒星的球状星团或河外星系,可以采用近大远小的方法来测定。
尾声——介绍“类星体“有关知识;人类利用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探索神秘的星际空间,期待邂逅外星文明。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本科普著作,本书照天文学的发展历史进程,揭示了人类探索字宙、揭示天体奥秘的过程,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穿插的天文发现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太多的专业知识让我读来艰,涩爱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