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日活动——科学《好听的声音》

分类: 教研活动 |
教研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
2019年12月6日 |
活动地点 |
小一班教室 |
|
活动主题 |
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 |
执教者 |
温萍萍 |
|
参加对象 |
小一班部分幼儿 |
|||
活 动 内 容 及 过 程 |
一、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几种不同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一种物体,由于数量、材质的不同,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 3.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体验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好听的声音》。 2.小瓶人手一个,小盆每组一个,黄豆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辨别生活中的声音。
1.听声音:(以小朋友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盥洗--汽车--问候(老师早上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2.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来我们教室做客,你们知道为什么?是来找耳朵最灵的小朋友,那我们来比一比,听一听,谁的耳朵最灵。 3.这是什么声音呀?你知道是谁的笑声吗?(你们猜对了,这是小朋友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图片小朋友) 4.天亮了,小朋友起床了,你们听听,现在小朋友在干什么?(洗手图片) 5.洗好手,吃好饭,小朋友准备坐车去上幼儿园啦,车子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二)把黄豆装进瓶子里,根据装豆子的数量区分声音的不同。 1.到了幼儿园里,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 2.听听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没有),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
4.现在我们的瓶子小朋友有都有声音了吗?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瓶子来学学这两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
5. 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只小鼓,我的声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6.大鼓的声音很大,它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小鼓呢?(大鼓力气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气小) 小结:原来,大鼓要用大一点的力气,小鼓要用小一点的力气。 7.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瓶子小朋友,一个瓶子里面装了很少的豆子,我们来听听看像大鼓的声音还是小鼓的声音。另外一个里面装了很多的豆子,我们也来听听看。 小结:原来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满,力气大一些就是大鼓的声音了。 (四)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了各种声音,我们也自己动手让瓶子小朋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原来我们的小耳朵能听到这么多好听的声音,但是有小朋友不爱惜自己的小耳朵,让自己的耳朵很受伤。以后小朋友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耳朵,这样我们的小耳朵就可以听到各种好听的声音了,现在我们再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好听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