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高桥老街
题图二:凌氏民宅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下车,即入“万里长江第一镇”高桥老街。余不急于觅一尺花园所在之清溪府,唯顺街缓行。俟足倦,再入一尺小坐,岂不更宜?
   
 老街迤逦,地铺石版,洁净无尘。沿街皆平房,只见肆铺,不闻民居。比之他处古镇,虽商铺林立,然静谧异常,无一声吆喝;街上行人疏落,亦无需吆喝。初见之印象,真乃大上海之世外桃源也。
   
 此感甚佳,令余忆及1957年自镇江迁沪,居于漕河泾镇之事。漕河泾镇较此热闹甚多,盖因高桥古镇远隔沪上城区,处长江、黄浦、东海“三水”交汇之地。时移世易,古镇老街之定位亦随之演变。行数步便知,此处老街之旅游属性,已远盖市井烟火之气。
   
 沿街不见民家,非商铺,即文物保护之所,多辟为各类展馆。
   
 行未远,遂至凌氏民宅。此宅建于民国七年,为高桥人凌祥春斥三万银元所筑。祥春生于高桥西凌家宅,幼贫,十三岁赴沪西为学徒,后设“义丰”皮鞋肆,业有所成,乃筑此宅以光宗耀祖。
   
 入内观之,其制为五开间三进深,坐北朝南,占地一亩八分,筑面约千二百平方,乃砖木结构二层之屋,室凡三十余间,前后各有中式庭院。其筑融徽州建筑之精粹,门窗、廊檐雕饰精巧,部分梁枋施一斗三升斗拱,梁架、二楼栏槛皆有木雕;门楼饰以传统砖雕与新式水泥堆塑,题材丰赡。
   
 抗战前后,凌氏子女屡遭不幸,其于重庆所设商铺复遭焚毁,家族生计由是衰微,家道中落。公元2003年3月19日,凌氏民宅被定为浦东新区不可移动文物;后高桥镇府出资400万元修葺,今为“高桥人家陈列馆”。馆中藏展品六百有余,以场景式展陈,再现民国时高桥一四世同堂大户之生活图景与民俗风情。展品中西合璧,足显海派文化之地域特质与亦农亦商之社会发展风貌。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 [转载]凌氏民宅:窥见历史【10月26日阳光上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