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2025-10-23 11:13:30)
标签:

转载

 题图一:来到茅屋故居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题图二:杜甫草堂地图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杜工部于成都郊野筑草堂,居凡三载又九月(公元七六〇春至七六二冬)。时逢乱离稍安,作咏二百四十余首,约占其存诗五分之一。
    正月四日,余入草堂,游踪如下:南门→情系草堂陈列室→大雅堂→草堂影壁(未行花径)→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碑亭。自碑亭北行,越溪上木桥,见川西农舍式茅屋:茅顶泥壁,环以嘉树、芭蕉,旁有井。屋内陈桌椅、石磨之属;园植松、桃,辟菜畦、药圃,皆契杜诗“入门四松在”“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之境,石桌凳疑为其休闲之所。
    昔草堂有楠木,工部甚爱之,常荫下吟诗。后为暴风拔起,乃作“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导游言,今之茅屋,乃一九九七年二月于故址复建 -- 余忆一九六六年至此,未睹旧居也。今草堂遍植楠木,盖慰诗圣;楠与松、竹,皆工部所好,亦见其刚直高节。
    余少读杜诗,于草堂相关二作印象尤深。一为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之句,与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工。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转载]游杜工部草堂记【10月23日阳光上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