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作者:晓风季月
从百度里查到外滩有一家大壶春生煎后,按图索骥找上门来。据说沪上生煎可以分成多个派别并相互指责别家不正宗,大壶春属于面皮全发酵、不加或少加皮冻的清水肉馅、包子褶朝上煎但虾仁包子褶朝下。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点的是猪肉馅褶朝上,三种酱油调味非常鲜而咸甜。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点的是猪肉馅褶朝上,三种酱油调味非常鲜而咸甜。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四川中路133号,原为卜内门洋行大楼,是一栋建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厦,由英国思九生洋行设计,外观是英国新古典主义仿欧洲文艺复兴式。1953年,卜内门洋行开始收缩在华业务,直至1956年退出。同年5月,卜内门大楼由上海商业储运公司使用,改名叫储运大楼,后来又作为上海新华书店总店和上海发行所,直至21世纪初。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修缮更新后的百空间卜内门洋行。
永不拓宽历史风貌街广东路,优秀建筑鳞次栉比。
广东路3号有利大楼原是有利银行旧址,1916年至1918年建造,折衷主义风格,花岗石贴面,整个立面以竖线条勾勒,体态挺拔,是上海最早的钢框架结构建筑之一。如今一楼基本是大牌占据,更替速度快,入驻过阿玛尼、MCM,现在是金伯利钻石!楼上是餐饮和酒吧,大气磅礴,引得游客争相打开拍照。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说起外滩,中山东路沿途的历史建筑群一定是谈论的焦点。事实上,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绝大部分位于黄浦区,面积约80公顷,有177幢建于1949年前的老建筑。其中保护建筑有98幢、保留历史建筑有35幢、一般历史建筑有44幢。临黄浦江建筑有36幢,是我们熟悉的外滩“第一立面”。非临江建筑有141幢,也就是近些年被频繁提及的一个概念:“第二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 [转载]【上海黄浦】从外滩第二立面到第一立面](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