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2025-04-01 14:33:33)

原文地址: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作者:傻妞


   一抹残阳映在五台山麓的天空,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李家庄村的玉米地深处,一座青瓦覆顶的古建筑静静矗立。这座看似平凡的寺院,却承载着中国建筑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发现——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比著名的佛光寺东大殿还早75年。当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1937年与它擦肩而过时,他们不会想到,这个被岁月遗忘的村落佛堂,竟藏着破解唐代建筑密码的钥匙。

   一、千年风雨中的幸存传奇

   南禅寺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唯有大殿梁底的墨书题记透露着玄机:"因旧名矣,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建殿法显等谨志"。这段唐德宗时期的文字,将寺院的历史定格在公元782年。在那个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年代,这座偏远的乡村寺院躲过了会昌灭佛的浩劫,在宋、元、明各代的修葺中,始终保着唐代建筑的基因。

   站在大佛殿前,抬眼可见深远出挑的屋檐如大鹏展翅,斗拱层叠如盛开的莲花。这种"举折平缓、出檐深远"的特征,正是唐代建筑雄浑大气的典型体现。殿内佛坛上的14尊唐代彩塑,虽经后世重装,仍难掩其丰腴体态与慈悲神情。当阳光透过格子窗棂洒在佛像衣纹上,衣褶间流动的光影仿佛让我们穿越回那个"吴带当风"的盛唐。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座唐代建筑在1937年日军侵华时险遭拆毁,砖石被运去修筑碉堡;文革期间又因村民用土坯封堵门窗,意外躲过了破四旧的劫难。这种种巧合,让南禅寺成为"活下来的唐代建筑教科书"

   二、梁林夫妇的错失与重逢

   19376月,梁思成、林徽因一行骑着毛驴深入五台山考察。他们在佛光寺发现唐代建筑的壮举已载入史册,却不知在距佛光寺仅50公里的李家庄,一座更古老的唐代建筑正在玉米地中沉睡。直到1953年,山西省文管会的普查人员在测绘中发现这座"村庙",才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当梁思成得知这一发现时,已因病卧床不起。但这位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人仍坚持审阅报告,确认了南禅寺的唐代身份。1961年,南禅寺大殿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此时,林徽因病逝已有七年,她终究没能亲眼见到这座改写中国建筑史的唐代瑰宝。

   南禅寺的价值:其单檐歇山顶的简洁形制、无补间铺作的斗拱结构、举折平缓的梁架设计,均为唐代建筑孤例。尤其是大殿内保存的唐代壁画残片,与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如出一辙,印证了"画圣"吴道子画风在民间的传承。

   三、守护与重生的现代传奇

   1999年的深夜,三名歹徒潜入南禅寺,盗走了两尊唐代彩塑。这起未破获的案件,成为文物保护者心中永远的痛。为防止悲剧重演,当地在大殿加装了防弹玻璃,村民自发组成巡逻队,用最原始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国宝"

   近年来,随着"古建热"的兴起,南禅寺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每年金秋,摄影爱好者们扛着长枪短炮守候在寺院外,捕捉夕阳映照下斗拱飞檐的剪影。更有建筑学子自带测绘工具,在大殿前一坐就是数日,用铅笔和钢尺丈量着每一处细节。

   离开南禅寺时,暮色中的妙光塔正披着晚霞。这座唐代建筑的活化石,历经战火、盗劫与岁月侵蚀,依然以最本真的姿态矗立在华北平原上。它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当我们抚摸那些被岁月打磨的木构件时,触摸到的不仅是年轮的肌理,更是一个民族对文化根脉的坚守。或许,这就是南禅寺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南禅寺:隐于岁月的唐代绝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