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
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草创之初,是夯土城墙,宋代开始以陶砖易土。至南宋,终于形成长约5.3千米的城,仅城门就有11个之多。明代以石筑城,清代又加以修筑。直至民国初期,因拆城墙修建马路及其他市政设施,只保留下滨江一面长2100余米的城墙以作防洪之用。从上游汹涌而来的洪潮扑向古城时,防兵之城成了挡水之堤。
广济桥被誉为世界第一座启闭式石梁桥,与赵州桥、 洛阳
桥、卢沟桥并称“ 中国 四大古桥”。在古代,经过 潮州 的驿道曾是东南沿海北上闽浙京津的重要 通道
。然而穿城而过的韩江,却曾阻隔了这条重要的交通干线。如何让天堑变通途,自古以来就是 潮州 人民的企盼。1171年,南宋 潮州
太守曾汪倡议,造舟为梁,以八十六只船架设浮桥,并在中流砌一个长宽均为五丈的大石墩,以固定浮桥,由此拉开了修建广济桥的帷幕。
潮州
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位于 潮州 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是古代 广东
通向闽浙的交通要津,也是 潮州 八景之一。
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我国古桥的孤例,与赵州桥、 洛阳 桥、卢沟桥并称 中国
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不仅是 潮州
的文化历史地标,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上亭台楼阁形态各异,且兼做商铺经商之用,故有“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称。桥上的建筑风格以岭
南特
色为主,材质和色彩和谐统一,沿桥每30米就有一座风格各异的亭台,如“凌霄”、“赏雨”、“登瀛”等。广济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部活的历史,它用独特的方式诉说着
潮州 的故事,是游客了解 潮州 文化、历史不可错过的景点。
2020年12月跟团到 广东 沿海各个市,在 潮州
一共只有一天一晚,效率倒是蛮高的。这次自由行到 潮州
,准备花三天的时间玩跟团一天时间的景点,可以慢慢玩,多花些时间享受美食。登上古城墙广济楼,漫步广济桥,一玩就是大半天。
广济桥南岸不远是韩文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