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广西东兴-北仑河出海口(“大清国一号界碑”)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广西东兴-北仑河出海口(“大清国一号界碑”)作者:正道-直行
“大清国一号界碑”位于广西东兴市,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所立的第一块界碑,故名,又因所在竹山村称作“竹山界碑”。
“大清国一号界碑”地处东兴市北仑河出海口附近的一处小山坡上,碑高1.7米,宽0.7米,厚0.4米,用沿海所产的海蚀岩凿成。界碑正面正楷阴刻“大清国钦州界•知州李受彤书•光绪十六年二月立”,石碑庄严雄浑、巍然屹立,透射出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
1885年6月,清政府与法国(越南当时为法国殖民)在天津签订的《中法越南条约》规定,“两国边界自竹山起,循北仑河出海口逆流而上,以河心为界线”。防城港市与越南的边界线,从竹山的北仑河口至峒中的北岗隘,长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志,共立1至33号界碑。
北仑河出海口地处广西东兴市,地理位置独特。中国大陆海岸线东起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口,西南至广西东兴市北仑河口,全长18400多公里。因北仑河口地处中国陆地边境线和海岸线始终端,是中国大陆最西南端,拥有“中华之端”的美称。
北仑河出海口同时亦是广西沿边公路的起点,也是219国道的起始点,设有“零公里纪念坛”、“零点坐标”等标识,“山海相连”地标广场雕塑高35米,由红蓝相间组成一个抽象的“兴”字形状,红色及蓝色寓意山海相连,并建有向海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