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原文地址:正定隆兴寺 作者:傻妞
在华北平原的腹心之地,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正定。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与故事。而城中的隆兴寺,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历史光芒与文化魅力。刚放寒假,2025年1月20日我和大学同学嘎瓦龙、令子一同怀揣着对历史与文化的敬畏之心,又一次踏入了这座千年古刹,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踏入隆兴寺的山门,一股古朴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寺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沿着中轴线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天王殿始建于北宋,是寺院现存四座宋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这座殿宇气势恢宏,单檐歇山顶,斗拱交错,宛如一位威严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刹。殿内供奉着弥勒佛,他袒胸露腹,笑容可掬,仿佛在以一种豁达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到访者,让人在瞬间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继续前行,摩尼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眼前。这座建筑堪称中国古建史上的一朵奇葩,其独特的布局和精湛的建筑工艺令人叹为观止。摩尼殿呈十字形,重檐歇山顶,四面正中各出一座山面向外的抱厦,形成了“五花八角”的独特造型。远远望去,摩尼殿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气势磅礴。走进殿内,更是被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所震撼。殿内的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现了佛教的各种故事和传说。而最为著名的,当属宋代的五彩悬塑倒坐观音像,这便是隆兴寺六最之一。观音像高约3.4米,头戴宝冠,面容秀丽,神态安详,微微侧身坐于五彩悬塑的假山之上。她的目光下视,仿佛在关注着世间的芸芸众生,被世人誉为“东方美神”。其身姿优美,比例协调,衣袂飘飘,宛如一位下凡的仙子,充满了灵动之美。这尊观音像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宋代佛教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雕塑技艺和审美水平。鲁迅先生非常欣赏这尊塑像,称赞她是“将神人格化”了,将她视若佛教美学的代表作而珍藏,至今仍陈放于北京阜城门内鲁迅故居的书案上,被视为最美的观音。
离开摩尼殿,穿过牌楼门,便是戒坛。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的地方,隆兴寺的戒坛为一座八角形的木质建筑,造型庄重典雅。戒坛内供奉着明代的铜铸双面佛像,一面为阿弥陀佛,另一面为药师佛。佛像面容慈祥,法相庄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在戒坛周围,悬挂着许多经幡,微风拂过,经幡飘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诵读着古老的经文。
戒坛之后,便是隆兴寺的核心建筑——大悲阁。大悲阁内供奉着著名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这也是隆兴寺六绝之一。观音像高21.3米,是我国现存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的一尊。佛像身躯高大,比例匀称,面容丰满,神态慈祥。其42只手臂分别持有不同的法器,或结手印,或持莲花、净瓶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每只手掌心都有一只眼睛,象征着观音菩萨的无边法力和慈悲心怀,能够洞察世间万物,救苦救难。这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是北宋开宝四年,宋太祖赵匡胤敕令在隆兴寺内铸造的。铸造过程历时4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工匠们采用了先进的“分铸法”,将佛像分成多个部分分别铸造,然后再拼接组装而成。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铜铸佛像,在我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中实属罕见,充分展现了北宋时期高超的铸造工艺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可惜的是大悲阁正在全面封闭整修,遗憾啦。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我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宋代木质转轮藏,也是隆兴寺六绝之一。转轮藏为八角形,高约10米,分为上、中、下三层。它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八角形小木制作,直径7米,经橱以上作重檐状,下檐八角,斗拱式样为八铺作,为我国早期斗拱出跳最多的实例。上檐圆,出飞檐,是典型的宋《营造法式》作法,为国内最古老、最大的藏经橱。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较大的一个。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美观大方,转动灵活自如。在古代,转轮藏是佛教寺院中一种特殊的藏经设施,信众转动转轮藏一圈,相当于诵读一遍经文,具有祈福消灾的寓意。
转轮藏阁对面是慈氏阁,这座慈氏阁高达两层,是寺内仅存的三座宋代建筑之一,也是唐宋古建筑中少有的幸存大殿。慈氏阁内供奉着一尊高达7.4米的独木雕弥勒佛,这尊佛像威严而慈祥,头戴佛冠,面容慈悲,身穿天衣长裙。佛像的右手微微上举,掌心向外,左手下垂,仿佛在向众生说法。菩萨身后是一幅全身大背光,通高9.9米,背光主题纹饰为精美的卷草纹,内饰花卉,外沿为镂空火焰。有一座天冠弥勒佛,是北宋时期建造的慈氏阁中的瑰宝。这尊弥勒佛是佛教木雕造像中的珍品,菩萨的雕刻艺术性极高,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是佛教艺术中的瑰宝。
毗卢殿原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崇因寺的主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959年因寺院残破,为便于保护将其迁建于隆兴寺内。殿内正中供奉一尊明代铜铸毗卢佛像,像高6.42米,自下而上逐层渐收,似一座宝塔,表层均鎏金。全身分三层,每层均有四尊毗卢佛,头戴五佛冠,手作毗卢印,结跏趺坐,三层莲座的一千个莲瓣上都铸造有一尊小佛像,形成千佛绕毗卢佛的格局。整体共计1072尊佛像,是隆兴寺六最之一。
在隆兴寺的游览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与历史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这座千年古刹,不仅是佛教文化的圣地,更是一座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宝库。从摩尼殿独特的建筑风格,到五彩悬塑观音像的灵动之美;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的雄伟壮观,到宋代转轮藏的精巧工艺;从龙藏寺碑的书法艺术价值,到众多碑刻经幢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每一处景观、每一件文物,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961年3月4日隆兴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