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数九寒天家中待又想青海西藏游(附照片)(五)、布达拉宫、大昭寺和八廓街

原文地址:数九寒天家中待又想青海西藏游(附照片)(五)、布达拉宫、大昭寺和八廓街作者:孙思信
絮语:本月(12月)21日,时令冬至。数九寒天,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大多待在家中做些喜欢做的事情。本人性喜游览,又想起了2016年、2018年游览青海、西藏的情形。
青海西藏,雪域高原;世界屋脊,秘境佛乡。独特的地理形态、别样的气候特征、特有的风俗习惯。——令人觉得神圣而多思,疑虑又向往。因此,到青海西藏看看,一直是自己的强烈愿望。
两地之行,是自己在年过古稀和康健身心的情况下进行的。两地行让自己亲身游览了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阅历了两地民俗民情,历史人文和现实景象;又让自己圆满完成了游览全国的美好愿望。西藏不再神秘,西藏不再畏惧。新疆是个好地方,已经唱响;西藏是个好地方,必将唱响。其欣慰、其喜悦,油然上心头,无尽溢言表。
青海西藏游览是我所有游览活动留下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地方。虽然过去了多年,仍然念念不忘、历历在目。现在,“数九”待在家中的时节,再把这两地的情景回想一下,简介一下,以抒心中思念之情吧。
一、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本人游览西藏的最重点、最心仪的地方。通过观览,让我们对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和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切身的感受。布达拉宫以其独特的建筑、厚重的人文和民族风情矗立于世界高巅,令人惊叹。
据介绍,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所兴建。1645年,清朝时,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清朝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
布达拉宫是是世界十大土木建筑之一。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300余年来,布达拉宫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上万幅唐卡(卷轴画);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集;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品、瓷器、珐琅、玉器、锦缎品及工艺品。以及乾隆皇帝御赐为挑选达赖转世灵童而设的金本巴瓶。还有布达拉宫内设置的灵塔,(最大的是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的,耗费黄金3721公斤,上万颗宝石,灵塔包以金皮、镶嵌大量珠宝),塔内安放着历世达赖喇嘛的肉身。布达拉宫还珍藏着大量书籍,从佛教经典到医学、天文历算,十明(十类学问)学科无所不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1961年3月,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二、大昭寺和八廓街。
(一)、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着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大昭寺门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叩拜的门前青石板上留下了等身长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拜深揖,场面感人。可见大昭寺在信奉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还有更多的人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
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确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唐蕃会盟碑。在大昭寺前面的小广场,可以看到大昭寺的全貌。首先映入眼帘和最值得观览的是被大块玻璃围隔起来的两块石碑。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
公元九世纪,唐朝与吐蕃王朝达成和好,以求“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当时的赞普赤德祖赞为表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诚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碑文朴实无华,言辞恳切。现碑身已有风化,至今大多数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当地人称为公主柳。
(二)、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多边形旧式老街区。八廓街保留了拉萨古城的原有风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旁边保留有老式藏房建筑。周长约1000余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清朝派驻的历任驻藏大臣衙门,原拉萨市治安机构及监狱朗子厦等,均设于此街。后又出现了来自蒙古、汉地、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逐步发展成为集宗教、观光、民俗、文化、商业和购物于一身的街区。
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八廓街,保存着29处重点文物和56个古建筑大院。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成为西藏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缩影。
转经道。八廓街是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转经道,藏语意为“中圈”,是相对于围绕布达拉宫的“林廓”大圈和大昭寺内部的“囊廓”小圈而言。据介绍,傍晚转经的时间一到,那些互不相识的人们,——有来自藏北牧区穿白袍的,有来自康巴山地盘英雄结的,还有住在八角街区的,……。总之,各式各样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道无声的命令,在使人感到一阵骚动之后,便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街路走下去的转经活动。
下面是2018年6月27日——7月4日,本人游览西藏归来后,写下的几句话。虽不成诗,但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行程和感受。
西藏行
古稀之年看西藏,夙愿得偿意昂扬。
神山圣湖风光美,峡谷草原气象壮。
高寒山口凝气过,巍峨布宫跨步上。
喜见雪域处处新,诚愿佛乡更吉祥。
【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