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拉卜楞寺
龙飞凤舞,两山逶迤矗高原。
琼楼仙阁金冠。
白塔转筒楼阙,钟鼓伴炊烟。
六院经堂阔,佛座祥坛。
酥油塑莲,古贝叶、馆藏间。
钦赐册封金印,猛犸牙缘。
信徒匍匐,多少路、碎石泥土寒。
只为那、来世心缘。
2024-10-7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由第一世嘉木样阿旺宋哲大师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立“拉章”(即嘉木样佛宫),“拉章”音变为“拉卜楞”,意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拉卜楞寺座落于两处群山之间的盆地中。这两处群山似龙似凤,龙飞凤舞。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疑是天上宫阙遗落人间。
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是全蒙藏地区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的。闻思学院是其中心,又称大经堂,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它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
拉卜楞寺有艺术品展馆。里面珍藏了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包括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大幅匾额、贝叶经、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猛犸牙齿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反映了藏传佛教的艺术成就。其中千年贝叶经、猛犸象牙为镇馆之宝。
在佛殿的外面不时可以看到信徒五体投地参拜的情景,据说有不少信徒千里迢迢,一路匍匐来到这里拜佛。藏传佛教信奉的是修来世,今生的修行,只为来世的幸福。但是仓央嘉措不这么看,他说:“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可见,有的人信仰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