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江南行—苏州园林

美的文字配上有意境、有故事的照片会更具感染力,许多博友的博文不仅文字美照片更棒,每次都会停留在篇头篇尾的照片前看上很久,有时,不看文字只看照片都会被打动;
想我举着沉重的相机,走马观花的狂拍,也还只是停留在追求画质的层面上,啥时也能拍出具有意境的照片也不枉做一回摄影发烧友;
苏州的园林真的是很美,游人也真的是很多,想要拍出具有意境的照片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好照片的第一前提就是要等,等光,等季节,等环境,人头攒动的园子里,再美的意境也被人流冲淡了,拙政园进口处的栏杆有好几道弯,只能放弃了,旁边不远的狮子林也没有清净多少,我和表姐说,能不能在苏州租个房子,最少住上一个月,等雪等雨等花开,然后一个人静静的徜徉在园子里,去构图去组合心里想的眼里看的意境;
不管人多人少沧浪亭是一定要去的,从苏州回来后,又看了一遍《浮生六记》,周公度的白话文让我觉着《浮生六记》平实亲切,那不紧不慢的娓娓叙述,让看的人心也跟着静下来;
“天色将晚时,我和芸,以及我的小妹,由一个中年女仆、一个年轻女婢搀扶,老仆人在前面引路,过了石桥,进了沧浪亭的园门向东,沿着曲折小径进入园内。园中叠石成山,林木苍翠。沧浪亭在土山的顶部。”--摘自《浮生六记》
我游沧浪亭的方向和书中的描写正好相反,我们走过石桥进到大门后顺着右手的方向逆时针游览,最后走上土坡看到沧浪亭;
我们来苏州的那几天正好赶上苏州天气异常的热,一进到沧浪亭园内身上的汗全消了,不知是地理位置的独特还是因为古树的苍茂,尽管游人也不少,沧浪亭的幽静清雅是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来苏州前,我把苏州的园林罗列了一下,想着如果有可能就都走一遍,品尝一次真正的古典园林饕餮大餐,最后只走访了狮子园,沧浪亭,可园,网师园,拙政园和留园几年前我曾走访过,因为人多因为人多,不可能品尝到真正的味道, 尽管如此,我还是被苏州园林的美折服了,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自是有着她的道理,曲折幽邃,小巧玲珑,变化有致,中国的古典园林就如同江南美女,含蓄内敛,于精致中又体味到她的风情万种,能否理解为吴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贵族呢?
话题转到《浮生六记》,沈复是苏州人,书中很多篇幅介绍苏州的景致,其中说到了我这次想去而没有去成的司徒庙,江苏常州言情小说家李歆写的《秀丽江山》我看过好几遍,其中第一个出场的邓禹留给我至深的印象,而司徒庙正是邓禹祠,我想着再等梅花开的时候去邓禹祠看那清奇古怪的四棵大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