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突尼斯-埃尔杰姆斗兽场

标签:
转载 |
埃尔•杰姆斗兽场位于突尼斯东部,为古罗马时期遗迹,其以雄伟壮丽、气势恢弘、布局科学、构造完美而闻名于世,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古罗马斗兽场之一。
埃尔•杰姆斗兽场(El Jem Colosseum)地处苏斯市和斯法克斯市之间,兴建于公元230--238年,是非洲地区规模最大、世界排名第三的古罗马斗兽场。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福楼拜等都曾专程来此观光,并将其描述为“世界美妙绝伦的斗兽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
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39年,罗马统治突尼斯近600年,同时将欧洲文明带到了突尼斯。罗马人修建的神庙、竞技场、露天剧场,遍布各地,至今遗迹犹在。其中就有埃尔•杰姆斗兽场。有人说“何时有竞技场,何时便有罗马;何时竞技场倒塌,何时罗马便将灭亡。”
公元3世纪初,罗马人戈尔迪安一世(Gordian I)出任罗马非洲行省总督,其将罗马的生活方式也带到里,建成这座效仿罗马的斗兽场。
罗马斗兽场最初称作“圆形剧场”,是用于大型庆典和表演的场所,后来才逐渐演变为“竞技场”,即俗称的斗兽场。当时,罗马帝国将竞技庆典活动规定为节日的开始,“圆形剧场”中,往往是罗马人持真刀真枪扮演英雄角色,杀死拿着道具武器饰演敌人的奴隶或战俘,赢得场内一片喝彩声,使庆典变得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在节日竞技庆典活动中,罗马人还把在扩张征战的中带回的俘虏,集体处决,以震慑敌人。后来,罗马人为展示自身强大,经常在“圆形剧场”公开击杀所捕获的大型猛兽,逐渐演变为角斗士与野兽的对决,斗兽场也逐渐演变为残酷的刑场,成为“死亡与欢娱之城”。角斗项目发展到后来,奴隶主专为此设立学校,教习角斗技巧,针对不同的对手运用不同的战术及武器。有幸胜出的角斗士,将走向凯旋门,接受人们的欢呼与膜拜,其中的佼佼者,可载入史册,获得赏金甚至罗马公民身份。
埃尔•杰姆斗兽场围墙高大,拱门厚重,廊柱耸立,拱廊相连,廊间充斥精美绝伦的石雕,构筑典雅。整个建筑由大理石铺就,并曾镶嵌着精美的马赛克画,华贵至极。最顶层立木柱,可覆盖布质顶棚蔽日。拱廊上下4层(原6层),每层都有60个拱。沿通道进入斗兽场中央的圆形场地,四周是一圈防护墙,墙内便是凶猛的野兽或角斗士厮杀、搏斗的场地。防护墙的外便是自下而上,层层叠叠的阶梯式座位,多达20层,据说可容纳35000多观众。此外,斗兽场的地下建筑至今保存的非常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