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 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万荣后土祠
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又是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它作为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已越来越显现出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人们常说皇天后土,皇天代表天神,后土为土地之神。古人认为父天而母地,生活在高天厚土之间,人们十分感念大地母亲的包容、承载,因为有了大地,人们才有了衣食住行的依靠和源头。
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在汾阴脽上扫地为坛,祭祀大地之神。因为脽上是天然的“泽中方丘”,位于黄河、汾河交界之地。从后土祠内的《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文可知,夏商周三朝时,帝王年年来此祭祀后土。后来,汉文帝在此建庙,汉武帝立祠。自汉武帝到宋真宗,先后有9位皇帝24次亲临祭拜。尤其汉武帝刘彻一生6次来这里,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风辞》。现后土祠内还存有宋真宗赵恒御书的萧墙碑。
据说,北京的天坛和地坛与后土祠也颇有渊源。明成祖原想亲赴后土祠祭地,但因政务繁忙,恐路途遥远不安全,于是派重臣前来此取土,作为祭奠土,在北京建了一座后土祠,即天地坛。后又建地坛,天地坛改称天坛。这也是全国的后土庙都称庙,而后土祠称祠的原因。
因为河道的变动,后土祠可以说是屡毁屡建,但一直都建在黄河、汾河交汇之地。现存的后土祠,虽不及唐宋时期的壮观,但其布局严谨完整,仍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后土祠庙之冠。其主要建筑是同治年间易地重建,有山门、品字戏台、东西五虎殿、献殿、正殿、明代轩辕扫地碑、宋代后土祠庙貌图碑、秋风楼、萧墙碑、张仪古道等。
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在汾阴脽上扫地为坛,祭祀大地之神。因为脽上是天然的“泽中方丘”,位于黄河、汾河交界之地。从后土祠内的《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文可知,夏商周三朝时,帝王年年来此祭祀后土。后来,汉文帝在此建庙,汉武帝立祠。自汉武帝到宋真宗,先后有9位皇帝24次亲临祭拜。尤其汉武帝刘彻一生6次来这里,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风辞》。现后土祠内还存有宋真宗赵恒御书的萧墙碑。
据说,北京的天坛和地坛与后土祠也颇有渊源。明成祖原想亲赴后土祠祭地,但因政务繁忙,恐路途遥远不安全,于是派重臣前来此取土,作为祭奠土,在北京建了一座后土祠,即天地坛。后又建地坛,天地坛改称天坛。这也是全国的后土庙都称庙,而后土祠称祠的原因。
因为河道的变动,后土祠可以说是屡毁屡建,但一直都建在黄河、汾河交汇之地。现存的后土祠,虽不及唐宋时期的壮观,但其布局严谨完整,仍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后土祠庙之冠。其主要建筑是同治年间易地重建,有山门、品字戏台、东西五虎殿、献殿、正殿、明代轩辕扫地碑、宋代后土祠庙貌图碑、秋风楼、萧墙碑、张仪古道等。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走进山门,最特别的就是“前一后二”的三座古戏台。
山门的背面其实是一座戏台,也被称为过路戏台,十分神奇。它平时是山门,台板卸掉人们就可以直接穿过,初一、十五祭拜十分方便。逢庙会唱戏时,把台板搭上,台上唱戏,台下走人,因此戏台上有副对联可谓形象:“游哉悠哉,头上生旦净丑;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
后面的两座戏台,屋顶相连,中间为通道,一为道家台,一为佛家台,台前的石柱上也各有对联,仔细品味,都颇有禅意。东面台顶有木匾写着“春雪台”,上下场门额上写着“水月”“镜花”。西台的匾上写着“歌舞楼”,上下场门额上写着“达古”“来今”。
至今,老一辈人回忆当年唱戏的盛景仍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他们说后土娘娘喜欢听戏,前台唱蒲剧,后面两座戏台演豫剧和秦腔,三场戏同时开演,虽然距离很近,但因为特殊的布局和设计,声音却互不影响。哪个台上戏唱得好,观众便涌到哪个台下,台上台下热闹非凡,有时演到兴起,更是通宵达旦,这样演戏和听戏,在全国可算是绝无仅有的奇观。
山门的背面其实是一座戏台,也被称为过路戏台,十分神奇。它平时是山门,台板卸掉人们就可以直接穿过,初一、十五祭拜十分方便。逢庙会唱戏时,把台板搭上,台上唱戏,台下走人,因此戏台上有副对联可谓形象:“游哉悠哉,头上生旦净丑;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
后面的两座戏台,屋顶相连,中间为通道,一为道家台,一为佛家台,台前的石柱上也各有对联,仔细品味,都颇有禅意。东面台顶有木匾写着“春雪台”,上下场门额上写着“水月”“镜花”。西台的匾上写着“歌舞楼”,上下场门额上写着“达古”“来今”。
至今,老一辈人回忆当年唱戏的盛景仍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他们说后土娘娘喜欢听戏,前台唱蒲剧,后面两座戏台演豫剧和秦腔,三场戏同时开演,虽然距离很近,但因为特殊的布局和设计,声音却互不影响。哪个台上戏唱得好,观众便涌到哪个台下,台上台下热闹非凡,有时演到兴起,更是通宵达旦,这样演戏和听戏,在全国可算是绝无仅有的奇观。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穿过戏台,后面便是献殿和正殿,可看见殿前的两棵古柏。据导游介绍,后土祠中有“六绝”,这龙凤柏便是其一。只见两棵柏树树冠如云,枝叶茂盛,呈龙腾、凤舞之势,巧妙地构成了一幅龙凤呈祥图。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献殿和正殿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两侧东西各有一座五虎殿、五狱殿,这是后土祠才有,意思是十位猛将只有后土娘娘可以指挥调遣。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正殿中央供奉着后土圣母像,两侧是她的化身——送子娘娘和送药娘娘。传闻人类需要繁衍,圣母便化为送子娘娘,助人生儿育女;人吃五谷免不了生病,圣母便化为送药娘娘,帮人解除病痛。
人们心中感念后土恩情,虽然明朝之后朝廷不再来此祭祀,但民间的祭拜一直不断。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萧墙碑:宋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名碑
在正殿的东北侧,有一座碑廊,里面便是有名的萧墙碑。该碑为宋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全碑共五块,1365个楷字,碑名《汾阴二圣配飨之铭》,后移于行宫门外,官员觐见帝王时要在碑前整理衣冠和思路,故名萧墙碑。
在正殿的东北侧,有一座碑廊,里面便是有名的萧墙碑。该碑为宋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全碑共五块,1365个楷字,碑名《汾阴二圣配飨之铭》,后移于行宫门外,官员觐见帝王时要在碑前整理衣冠和思路,故名萧墙碑。
从宋真宗立碑到现在,一千多年的时间,这块碑刻能较好保存可谓难能可贵。更何况它是由皇帝亲自撰文并书写碑文,在历史上也十分少见,更是人们研究后土沿革珍贵的文字史料。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秋风楼
内藏汉武帝《秋风辞》,元代碑刻。
秋风楼位于正殿之后,因内藏有汉武帝《秋风辞》元代碑刻而得名。相传,汉武帝在完成祭祀后,与群臣泛舟河上举杯畅饮,兴致极高。秋风萧瑟,天地辽阔,他触景生情,吟出了流传千古的《秋风辞》。那时汉武帝已打败匈奴,平定南越,国家军事、文化、经济都进入了兴盛时期。看着眼前秋风掀起的波涛,听着鼓箫和鸣,汉武帝高兴到了极致,却也乐极生悲,忍不住感叹人生短暂、老之将至。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张仪古道
秋风楼的台基凌空横跨在一条东西贯通的古道上。这便是有名的张仪古道,据说,战国时期张仪就是经此道入秦,最后官拜秦相。在古道的门洞上,东西两侧各有砖雕,上面书写着“瞻鲁”“望秦”。
1937年秋,朱德亲率八路军3个师、6个旅,从庙前渡口登岸,经此古道北上抗日。
这里是八路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的第一站。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运城,这里最早叫中国,中国市级国保数第一………
全国高考语文题曾有这样一道题:“最早叫中国的地方在哪里?”答案便是运城。
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在我国历史上古时期,从尧舜禹开始,运城便是帝王的建都之地,是当时的“万国之中”,即“中国” 。从“帝王所都为之中”、京师为“万国之中”的角度看,运城是古代最早被称作“中国”的地方 。
运城的古迹实在太丰富,运城市文物旅游景点1600余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与此对比:古城西安为58处,上海40处),凭借着这个数量跃居中国地级市国保数量第一。
所以当你来到运城旅行的时候,几乎可以说你随便站在一个地方,你身边数里内肯定有一座古迹。
这次匆匆忙忙来运城一次,在亲人们的陪同下,走马观花逛了10处景点,写出10篇“美篇”游记。
非常美好的经历,令人难忘!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黄河与汾河汇合处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 [转载]关公故里行10:中华祖祠万荣《后土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关公故里行》系列共10集,至此全部结束。
感谢各位朋友阅读、支持!顺祝健康、平安!